大自然中有很多身著“彩衣”的鳥兒。披著華麗外衣的雄性極樂鳥;擁有一身夢幻藍紫色羽毛的紅嘴藍鵲;頭頂翠綠,拖著顏色鮮艷美麗尾屏的孔雀;還有身著黑白相間燕尾服在天空中盡情飛翔的燕子。那么,為什么大自然會賦予鳥兒絢麗的羽毛,它們又有什么奧秘呢?

?

?

其實,鳥類羽毛所具有的顏色和色彩,主要取決于羽毛含有的色素體及其內部結構。羽毛的色素顆粒可隨羽毛的形成進入到不同部位,從而與其內部結構等因素一起決定羽毛不同的顏色。羽毛顏色總體分為由化學物質產生的色素色和由物理結構產生的結構色,其中色素有三大類:黑色素、類胡蘿卜素以及一些非常見的色素。常見的黑色素和類胡蘿卜素廣泛分布在鳥類的羽毛中,是形成鳥類羽毛顏色最主要的色素。

一些鳥類的羽毛中還存在特殊的色素,非常見的色素通常是某些物種所特有的,如鸚鵡羽毛中的紅、橙、黃色色素,王企鵝和馬克羅尼企鵝羽毛中的熒光黃色β-防御素,蕉鵑羽毛中的銅尿卟啉紅色色素,以及其他一些鳥類羽毛中紅、橙、黃、棕色的卟啉類、蝶呤類色素。

至于羽毛的作用,最容易想到的,自然是飛翔——翅膀和尾部的羽毛是鳥類飛翔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全身披掛的獨特造型,使鳥類的身體輪廓呈流線型,也能夠減少飛行的阻力。而另一方面,鳥類漂亮的羽毛還具有自我保護、求偶及信息傳遞的功能。

當你在動物園中看到一只美麗的孔雀展開色彩絢麗的尾屏,高傲地踱著步,別再認為它是在向你炫耀:“你看,我多漂亮!”而是它在使盡渾身解數來吸引雌性孔雀的青睞,求得芳心。

用自己美麗的羽毛來尋求配偶似乎是鳥類的天性,可是為什么雌性鳥類的羽毛相較于雄性鳥類更加“樸素”呢?原來,這就是進化上的“用進廢退”原理。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雌性鳥類羽毛的顏色沒有用武之地,控制羽毛顏色艷麗的基因也就丟失或者失活了。另外,雌性樸實的羽毛,也有助于它們和幼雛隱蔽,不容易被天敵發現。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神奇的鳥類羽毛

圖文簡介

鳥類羽毛所具有的顏色和色彩,主要取決于羽毛含有的色素體及其內部結構。羽毛的色素顆粒可隨羽毛的形成進入到不同部位,從而與其內部結構等因素一起決定羽毛不同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