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作為人體內十分重要的器官,其代謝解毒功能經常受到各種外來物質的損傷,所以如何保護好我們的肝臟值得關注。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接受采訪,為公眾解讀肝臟相關保護知識。
合理的膳食、良好的運動和生活習慣有益于保護肝臟健康,而酒精、藥物等則可能對肝臟有害。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頭疼、感冒時,不少人會選擇自己吃點藥,認為這是小病,不用去醫院;身體不適時,總想著服用中藥調理。對此,董家鴻表示,國內有報道急性藥物性肝損傷(DILI)約占急性肝損傷住院比例的20%,并呈逐年上升趨勢,所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服用。
董家鴻介紹,部分藥物成分可能引起肝損害,一定要重視,比如對乙酰氨基酚,它是感冒、解熱鎮痛藥,對一些特異人群可能引起爆發性的肝壞死、肝衰竭,需要通過肝移植來治療;還有抗結核藥、減肥藥、降脂藥、抗腫瘤藥物,都可能會引起肝損害。董家鴻強調,很多人認為中草藥均無毒,這是不科學的,比如首烏類的制劑就有明確的肝毒性,有相當多的病人是因為不按醫囑服用中藥而引起肝損害的。
除藥物原因外,另一個導致肝病的重要因素就是喝酒。長期大量飲酒會造成肝損傷,甚至出現酒精性脂肪肝,而后發生酒精性肝硬化,最后需要通過肝移植來治療。董家鴻表示,喝酒是要控制的,適量喝酒可能對身體有一些好處,但過量、長期飲酒是傷肝的。
肝臟功能較為強大,并且很多肝臟疾病的癥狀是隱性的,往往病變到很嚴重時才會表現出來,因此經常要通過手術來治療。肝臟外科手術復雜程度和風險較高,在持續改進復雜肝膽疾病外科治療的實踐過程中,董家鴻提出了精準肝膽外科的理念。
“精準肝膽外科,就是通過準確的決策、精確的應用適宜手術干預措施,來實現病灶清除、肝膽保護及損傷控制這三個決定外科病人預后的核心要素間的最佳平衡,最終實現安全、高效、微創的手術治療,讓病人最大化獲益。”董家鴻說,在精準理念的指導下,通過系統的研究和臨床實踐,他們建立了精準肝膽外科的范式和精準肝膽外科的技術體系。
在董家鴻等醫學專家的帶領下,我國肝膽外科取得了重大進展,有效提高了外科治療效果,降低了手術風險。但是,從我們每個人的角度來看,聽從專家的建議,做好對疾病的預防,才是最重要的。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