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來的魚剖開肚子后,會發現魚的腹腔兩側有一層黑色的膜衣,看上去仿佛沾上了“臟東西”。很多人都會擔心這類黑膜是遭受了污染或病變所致,食用后對人體有害。

?

?

其實,這層黑色的膜學名叫“腹膜臟層”(簡稱腹膜),也叫“內膜臟層”,它存在于魚腹壁和內臟之間。腹膜有非常大的作用,它能夠包覆魚腹腔內大部分器官,有吸收撞擊和保護內臟的效果,還能分泌黏液潤濕臟器的表面,減輕臟器間的摩擦。所以,這層膜實際上是起到保護和潤滑內臟的作用。不只是魚有腹膜,很多高等脊椎動物的腹腔中都有這樣一層黏膜,它們的作用也是為了潤滑和保護身體內部臟器。

魚的腹膜的顏色主要是由魚體內色素含量決定的。以我們日常吃的鯽魚為例,它體內的色素細胞有4種,分別是黑色素、黃色素、紅色素和鳥糞素,在腹膜臟層表面上有黑色素細胞沉積,腹膜壁層有鳥糞素細胞沉積,所以鯽魚的腹膜大多是黑色的。但不同魚類品種,它的腹膜臟層和腹膜壁層色素細胞分布并不相同,所以呈現的顏色也并不一樣??茖W家曾經對78種魚進行過調查,結果發現,并不是所有的魚腹膜顏色都是黑的,發黑的只有20多種。而至于腹膜到底是什么顏色,主要還是受其體內黑色素的代謝影響。所以,在水產店中買到的魚并不是全都有一層黑色的“腹膜臟層”。僅憑腹膜顏色來判斷魚是否受到污染的做法也是不靠譜的。

?

那這層黑色的“腹膜臟層”能吃嗎?

?

首先明確的是,魚肚子內的黑膜不是污染的標志。既然這層腹膜與污染沒有關系,那么吃掉它不會有很大的安全問題。不過這層膜主要由脂肪細胞組成,本身脂肪含量高,營養價值一般,也更容易富集一些脂溶性污染物,對健康并沒有益處。所以,吃之前可以把它去掉,魚肉會顯得更美觀,做出的菜也更有“色”?! ?/p>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魚肚中黑色的膜是污染的標志嗎?

圖文簡介

買來的魚剖開肚子后,會發現魚的腹腔兩側有一層黑色的膜衣,看上去仿佛沾上了“臟東西”。很多人都會擔心這類黑膜是遭受了污染或病變所致,食用后對人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