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高,既可以被做成豆腐、豆皮等豆制品,也能被榨成豆油用于烹飪。除了可以被食用外,大豆還可以做成纖維,加工成紡織品。大豆蛋白纖維屬于再生植物蛋白纖維類,目前已經被實際應用。

?

?

除了牛奶纖維、玉米纖維、彩棉之外,大豆蛋白纖維也是目前的“生態紡織纖維”之一。作為大豆蛋白纖維的主要原料,大豆粕不僅數量大且具有可再生性,不會造成資源過度開發。另外,大豆蛋白纖維在生產過程中,輔料、助劑均是對環境無害的物質,也并未生成有毒的廢料,提純蛋白質后留下的殘渣還能作為飼料,故其制程工藝完全符合環保要求。

大豆蛋白纖維的制程工藝步驟較多,需以大豆榨過油之后剩余的豆粕作為原料,通過生物工程技術提取出球蛋白,加以各類功能性助劑,改變蛋白質空間結構。在特定條件下與氰基、羥基等高聚物接枝、共聚、共混,制成穩定的紡絲液。再通過濕法紡絲生成大豆蛋白纖維,此時的大豆蛋白纖維中,蛋白質與高聚合物的共聚程度不高,故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再通過化學處理后便能形成性能穩定的纖維。

大豆蛋白纖維在物理、化學以及機械性能方面都表現較好。與植物纖維素纖維、動物蛋白纖維相比,大豆蛋白纖維在大部分性能上都占據優勢。其單纖細度細,密度小,在觸感上表現為羊絨般的柔軟、蓬松,保暖效果優良,懸垂性好,抗皺性甚至要優于真絲,容易清洗,也很容易晾干。而與羊毛、蠶絲、棉纖維相比,大豆蛋白纖維強力更高,且初始模量(又叫楊氏模量,是指描述固體材料抵抗形變能力的物理量)偏高,也就是在外力作用下不容易變形,沸水收縮率低,故尺寸穩定性好。

大豆蛋白纖維還能與人體皮膚保持很好的親和性,由于其含有多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因此對人體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大豆蛋白纖維在吸濕性上的表現與棉相當,在透氣性上比棉更加優異,再加上良好的干爽性,保證了穿著的舒適與衛生。

盡管大豆蛋白纖維有諸多優點,但也有需要改善和解決的問題。如,大豆蛋白纖維對大豆蛋白的組成比例要求比較嚴格,比例太低無法實現某些性能,而比例太高又會影響力學性能;大豆蛋白纖維形成的織物極易起毛球,影響觀感和舒適度,這也是限制大豆蛋白纖維進一步市場化的重要因素;大豆蛋白纖維的光穩定性和熱穩定性都較差,原基色的消除技術也有待提高。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大豆也能“織”衣服

圖文簡介

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高,既可以被做成豆腐、豆皮等豆制品,也能被榨成豆油用于烹飪。除了可以被食用外,大豆還可以做成纖維,加工成紡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