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非常多見,主要指去除了水分的調味品和食品,有菌類、海鮮、蔬菜等種類。干貨的儲存時間比鮮貨要長,在烹飪前,泡發(fā)一下,即可食用。
?
?
實際上,干貨只是曬干或晾干之后水分變少了,但還是含有水分的。除了水分,干貨還含有一些細菌和蟲卵,在一定條件下會重新繁殖,所以說干貨也是有保質期的。一般來說,蔬果的保質期是三年,肉類的保質期為一年(最易變質,要買帶包裝的)。
另外, 干貨的保質期也跟儲存條件有關 ,如果儲存不當,也會提早腐壞。
?
那到底該如何儲存各種干貨呢?
?
不同的干貨有不同的儲存方法,比如植物性的蔬菜、豆子只要存儲在干燥、陰涼、通風的地方就好,如果放在家里,一定要離地離墻;堅果、干果類常溫儲存就可以;肉食品需要放在冰箱的冷凍層,如果家里冰箱放不下,要買一些食品真空袋進行儲存,這樣保質期相對來說就會延長。
需要提醒的是,購買干貨最好選擇帶有包裝的產品。因為這類產品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等信息,可判斷剩余保存時間,原料來源、產品品質等也更有保證。散裝干貨無生產日期和生產廠家,無法判斷儲存時間,且在運輸、銷售過程中更容易被致病菌污染。
在食用時,泡發(fā)干貨的水溫控制是一門學問,若水溫控制得當,會還其原有的鮮美;反之,如果泡發(fā)不當,可能使優(yōu)質的干貨成為棄物,既浪費又可惜。
菌菇類干貨主要包括木耳、香菇、銀耳、茶樹菇等種類。這類食物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族維生素尤其豐富)和礦物質,還含有多種植物化學物和多糖類物質,營養(yǎng)價值高。此外,干香菇的特別味道來自其中所含有的蘑菇香精和鳥苷酸兩種成分。尤其是鳥苷酸,它的鮮味強度是普通味精的幾十倍。所以,泡發(fā)干香菇的時候,最好用20℃至35℃的溫水,這樣既能使香菇更容易吸水變軟泡脹,又能使鳥苷酸充分分解,散發(fā)出鮮味來。而要想吃到鮮嫩脆爽的木耳時,就需要用冷水泡發(fā),雖然需要的時間長些,但吃起來口感最佳。
蔬菜類,比如黃花菜、腐竹、干豆角等。這類干貨在干制過程中會損失一些水溶性維生素,其營養(yǎng)價值不如新鮮蔬菜,但它們風味獨特,不失為一種美味。家中沒有購買新鮮蔬菜時,是一種很好的替代品。而新鮮的黃花菜中因含有秋水仙堿,食用會使腸胃中毒,故經常曬干加工后食用。黃花菜泡發(fā)前先用清水洗掉表面灰塵和雜質,然后擠干水分用涼水浸泡,在泡發(fā)過程中可多次換水,使黃花菜充分吸收水分回軟。腐竹最好的泡發(fā)方法是放置在涼水中4至6小時,可用盤子將腐竹壓住,這樣泡好的腐竹不僅外觀整齊而且味道不會流失。
對于海貨類干貨來說,常見的食材分為植物性和動物性兩大類,它們都含有豐富的碘,同樣含鮮味物質,可以有效減少鹽的攝入。植物性海貨類干貨包括紫菜、海帶等。海帶含有褐藻膠、海藻酸,這些物質不溶于水,卻都具有極強的吸水膨脹性能,最好的辦法是干蒸,即把海帶散開,放在蒸籠里蒸半個小時,再用水沖洗,這樣處理后的海帶既嫩又脆。而動物性海貨類干貨常見的有牡蠣干、蝦米、海參等,它們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優(yōu)質蛋白質來源。
無論是哪種干貨,泡發(fā)的時候,一定要先把食材表面洗干凈,然后使用干凈的容器和水來泡,不給微生物提供更多的營養(yǎng)來源。泡發(fā)各種干貨之后,如果發(fā)現(xiàn)它們表面黏糊糊的,或者聞出變質酸臭的味道,都有變質的風險,要果斷丟掉。
在烹飪時,盡量選擇焯、煮、燉、蒸的方法進行烹調,避免油炸、煸炒、燒烤、爆炒、回鍋等用鹽過多的做法,注意飲食健康。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chuàng),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