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俗語稱“獨木不成林”,但是看過榕樹的人可能會對此產生疑問。因為一棵大型的榕樹看起來就像是一片小森林,從樹上垂下的許多“胡須”,乍看起來仿佛是伴生的樹,使榕樹呈現出“獨木成林”的景觀。那么榕樹上的“胡須”是什么呢?

?

?

植物的根一般都長在地下,借助眾多的根毛源源不斷地從土壤中吸收所需要的水分和礦物質,供應整個植株的生長。但是,有的根卻可以在空中生活,它們像繩子一樣懸掛在空中,有呼吸功能,還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這就是“氣生根”。以榕樹的根為例,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們并沒有其他樹木枝干的莖節和側芽。

氣生根從植物莖上生出,暴露在空氣中,它的表皮沒有根毛、根冠。氣生根雖然不能吸取養分,但能吸收空氣中含有的水分,具有呼吸功能。成熟的氣生根根尖是由多層死細胞組成的鞘狀結構,被稱作根被,能夠起到機械保護作用,還能避免氣生根皮層中水分過多地散失。

除榕樹外,還有其他植物的根也生長在地面上,如玉米、高粱等根系較淺但植株高大的草本植物;爬山虎、常春藤等莖葉纖弱的藤本植物;還有生長在沿海沼澤及熱帶雨林地區如紅樹、水松等植物。它們的根都是露出地面的,因此可以說凡是露出地面,且生長在空氣中的根都可以稱為氣生根。根據氣生根的生理功能,又可將其分為支柱根、攀援根和呼吸根。

支柱根是指由下部莖節發出的、支撐莖的不定根。當植物的根系不能支持地上部分時,常會產生起支持作用的不定根,我們稱為支柱根。它是從接近地面的莖節上產生的,不斷地延長后,根先端伸入土壤,并繼續產生側根,能成為增強植物整體支持力量的輔助根系,因此稱為支柱根。如玉米、熱帶榕樹的獨木成林現象及板根。

攀援根是攀援植物在莖上生出的不定根,能夠攀附在石壁墻垣、樹干或其他物體上。如常見的常春藤、凌霄花等藤本植物,它們的莖細長柔軟,由于不能直立,必須依附其他物體才能生長,這類植物的莖上生出的許多很短的不定根就是攀援根。

呼吸根存在于一些生長在沼澤或熱帶海灘地帶的植物中。這些植物的根由于常年生活在泥水里,呼吸作用十分困難,因此有部分根垂直向上生長,露出地表或水面,以便進入空氣中進行呼吸,所以稱為呼吸根。呼吸根中常常含有發達的通氣組織,可以將空氣貯存其中并輸送給地下根系,供地下根進行呼吸作用。最常見的呼吸根是生長在海岸淤泥中的紅樹和生長在河岸池邊的水松。

自然界的植物千奇百怪,它們的根系同樣有很多種類。植物為更好地生長,在不斷地進化,根系的不同就是為了適應自然界不同環境而做出的改變。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科普:與眾不同的氣生根

圖文簡介

有俗語稱“獨木不成林”,但是看過榕樹的人可能會對此產生疑問。因為一棵大型的榕樹看起來就像是一片小森林,從樹上垂下的許多“胡須”,乍看起來仿佛是伴生的樹,使榕樹呈現出“獨木成林”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