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崔永杰
策劃:趙清建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網友提問:艦載火炮比陸地的火炮厲害嗎?
在二戰前肯定是艦載火炮要厲害的,火炮是海戰的主要作戰武器,尤其是在以戰列艦為主導的海戰時代,火炮口徑動輒400毫米左右,而且動不動就是三聯裝和四聯裝。戰列艦的噸位很大,裝載這種火炮在海上到處跑不是問題。在陸地上拖動這些火炮則很困難。
隨著航空母艦的出現,飛機成了海戰中的決勝因素。戰列艦這種恐龍一樣的裝備就很難堪了,陸續的被海軍淘汰掉。再加上艦載導彈的出現和導彈技術的日臻完善,巡洋艦也慢慢的在海軍隊伍中消失,驅逐艦成為各國海軍大量采購的艦只。大口徑艦炮已經難有用武之地,只能作為防空、導彈攔截和對付小規模威脅的輔助武器使用,口徑一般都不是很大,威力沒法跟陸地火炮相比。
現在的驅逐艦噸位都在10000噸上下,艦船在設計之初就得對火炮的口徑和重量有所限制,不能夠太重,否則會影響整個軍艦的穩性。例如俄羅斯現代級驅逐艦裝備了兩門130毫米雙聯裝艦炮,對整個船的穩性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但是艦炮有一套先進高效的自動裝彈系統和數量龐大的彈藥庫存,位于火炮下面,對船的穩性不會造成影響。這是陸地上的火炮所沒法比的。
經過綜合考慮,現在的軍艦,主炮口徑基本上都已經標準化,例如美日海軍大量使用的MK45型127毫米口徑艦炮和意大利產的奧托76毫米艦炮。陸地的火炮則以155毫米為大多數,口徑大于艦炮,當然威力也會大一些,多采用輕量化設計或者作為自行火炮使用。
崔永杰:海洋軍事科普專家,就職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14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國內外海軍艦艇,潛艇與作戰飛機的高精度數字模型仿真與隱身性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應用于雷達和導彈等裝備對目標的識別,跟蹤與鎖定,艦船與飛機等航行器的隱身性優化設計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