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暈血癥嗎?暈血癥又叫血液恐怖癥,患有暈血癥的人,見到血液以后會產生暈厥、心理不適等現象,輕者會感到害怕、惡心,重者會出現頭暈目眩、四肢無力、面色蒼白、血壓降低、心悸等,更有甚者會突然休克、喪失意識。那么,為什么有的人會暈血呢?是因為膽子小嗎?
?
?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恐怖癥是指對存在或預想中的某種情境或事物存在的一種不合理的恐懼,血液恐怖癥也是如此,因此,它與膽小并沒有什么直接關系。暈血多是心理作用,其與恐高癥、怕水癥、怕坐飛機等癥狀一樣,是心理原因導致的。暈血又和暈車、暈船不同,暈車、暈船是因為內耳平衡器官的生理原因導致的,所以,雖然兩者都表現為“暈”,但“暈”的指向性是不同的。
一般而言,暈血是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心理角度來說,暈血是大腦皮層的一種意識活動,暈血者在接觸到血液之后,其大腦會發出指令,促使相關激素分泌,產生暈血的癥狀。從生理機制解釋,這種表現是人在突發事件——“看見血”的情景下,精神受到強烈刺激,導致神經血管系統的高度緊張,大腦部分缺血時的休克性癥狀。不過這種暈厥是一過性的。它是由血管迷走神經反應過于活躍導致的,是一種進化的恐懼反射。這種反應能減緩心率、降低血壓,導致血液流向腿部。含氧不夠多的血液進入大腦,又會導致頭昏眼花,甚至昏倒。當患有恐懼癥的人面對他們恐懼的物體時,并非單純地出現心跳加快與血壓上升,往往會伴隨著嘔吐、頭昏眼花與暈倒的現象。
每個暈血癥患者的具體表現也各不相同:有的人看見自己抽血會暈,而有的人是看見別人抽血會暈;有的人以前不暈血,后來突然變得暈血;還有的人只對身邊流動的血有恐怖反應,對電影情節中的流血場景完全免疫……
當周圍有人出現暈血癥狀時,應將患者移至安全的環境中,使其保持平臥,將頸部的紐扣解開,保持患者的呼吸順暢,同時應輕拍患者肩部,并輕聲呼叫患者,一般幾分鐘以后便可自然蘇醒。在患者暈厥期間不要喂水,避免發生嗆咳,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患者蘇醒以后,讓其休息10至15分鐘,患者一般會恢復正常,如果暈厥的時間過長,應及時送醫進行救治。
暈血癥并不可怕,只要患者能夠積極正視和配合,是可以被改善或治愈的。暈血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試著練習主動接近血液,增強自己抵抗血液恐懼的能力,比如,當自己受傷流血時,克服內心恐懼,自己動手擦拭、清洗、包扎等,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這有利于暈血癥的好轉。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