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中、晚三餐不可或缺,但在茶余飯后補充一點零食也是一種樂趣。選擇零食應該重視其營養價值,首選水果、奶類和堅果等零食。近兩年火起來的堅果零食,因為形狀、口味不同,帶給了人們獨特的味覺體驗。

?

?

堅果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偏淀粉性的,一類是偏油性的。淀粉性的主要有腰果、杏仁、蓮子等;油性的有核桃、花生、開心果等。從營養成分分析,堅果脂肪含量可達40%以上,蛋白質含量多在12%-36%,碳水化合物則在15%以下,堅果同時富含礦物質、維生素E、B等。另外,堅果中鈣、磷、鉀等礦物質的含量也較豐富,膳食纖維含量也較多,國外已有研究證明,其可幫助人們保護心血管,調節血脂。不同的堅果保健效果也不同,比如開心果被稱為“心之果”,有助保護心血管,葵花子有“抗抑郁之果”之稱,而核桃里所含的磷脂,對滋養腦細胞有非常好的效果。

近兩年市面上火起來的獨立包裝類堅果零食,從量上來講是足夠的,一般由扁桃仁、核桃、榛子、腰果等堅果以及藍莓干、蔓越莓干、草莓干等果干混合搭配而成,因為口味豐富,口感好且攜帶方便而深受追捧。

?

?

事實上,選擇混合堅果的人多是看中其“種類豐富、營養均衡”的概念。但如果為追求健康,那就盡量不要買混合裝,而是應該選擇單獨的堅果和新鮮水果。如血脂高的人群,可選擇油性較小的堅果類型,像栗子、蓮子、杏仁等;過敏體質人群也應注意,因為部分堅果中可能含有過敏原,如花生;對于一些慢性病患者來說,并不建議多吃。

另外,在選購時還需要留意這些堅果是如何加工的。常見的有原味的、鹽焗的、糖炒的、椒鹽的,甚至裹著一層糖的……一些勁爽口感的堅果背后必然是高油、高鹽、高糖的加工方式,它的隱患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加工后勢必會增加堅果中鹽、糖和其他調味劑的用量,非常不利于慢性病的預防和清淡口味的養成;其二,濃重的調味很有可能掩蓋堅果霉變腐敗產生的哈喇味,埋下食品安全隱患;另外,有些高溫加熱時間比較長的,還可能會使堅果的營養成分發生改變,產生過多的反式脂肪酸。因此,專家建議,最好選擇原味堅果。要選“原味”“閉口”“本色”的輕加工堅果,同時各種堅果營養價值略有不同,自行進行混合,還要控制量,這樣吃起來才更健康。

此外,購買散裝堅果、果干時,也有一些挑選門道:一“看”,選擇表面沒有蟲蛀、斑點,顆粒飽滿,外殼有光澤的;二“摸”,手感不黏、不潮,捏起來緊實的是優質品;三“聞”,選擇帶有產品本身香氣,沒有化學異味的。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買混合堅果,不如自己配

圖文簡介

早、中、晚三餐不可或缺,但在茶余飯后補充一點零食也是一種樂趣。選擇零食應該重視其營養價值,首選水果、奶類和堅果等零食。近兩年火起來的堅果零食,因為形狀、口味不同,帶給了人們獨特的味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