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本是一種宣泄情緒的方式。但哭著哭著開始出現四肢發麻的情況,導致上氣不接下氣,并且伴有明顯窒息感,這其實就是哭到發生呼吸性堿中毒。近日,在浙江寧波,就有一名女大學生因為在觀影中“暴風哭泣”3小時,而被送入醫院搶救。

?

?

大哭會“中毒”,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從正常情況看,人體內環境需要維持酸堿平衡,二氧化碳在體內與水結合形成碳酸。如果缺氧,二氧化碳過多,就會形成呼吸性酸中毒;相反,如果體內的二氧化碳被過多地呼出去,于是血液就會呈現偏堿性,進而形成呼吸性堿中毒。在人體中,通過血液的循環代謝,靜脈血中含有的較高濃度二氧化碳,會進入肺部排出體外,從而維持人體的酸堿平衡。而當這一環節出現問題時,便會造成“中毒”現象。

呼吸性堿中毒時,血液中鈣離子與白蛋白結合增多,使游離的鈣離子濃度下降,人就會出現神經、肌肉應激性增高,感到口周和四肢發麻、肌肉痙攣、耳鳴等,可發生手足搐搦癥,甚至全身驚厥發作,如果處理不及時,可能會危及生命。

遇到這種情況時,首先要幫助病人把情緒穩定下來,進行深呼吸。即深吸氣,然后憋住,再慢慢呼出,以此往復,以減緩呼吸頻率,避免二氧化碳過多排出。這樣一來,呼吸性堿中毒能得到糾正,不適癥狀也會慢慢緩解。

?

?

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可以讓病人呆在一個安靜的角落,給他一個袋子、口罩等(即四周密閉,有一開口的物體),扣在口鼻上,以此保證病人能反復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進而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使癥狀得到緩解。如果病人情緒過于激動,一時無法平復下來,必要時還可以配合鎮靜劑等藥物治療。

除哭泣可能會誘發呼吸性堿中毒外,在進行劇烈運動、情緒激動時,或部分肺部功能存在問題的人,都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呼吸性堿中毒病癥一旦發生,不僅影響心情,對身體的危害也很大,以過度生氣為例,生氣后身體會發生一些變化:生氣最先傷的就是肝臟,如果經常生氣,就會出現肝病、甚至是肝硬化;生氣時,心臟的收縮力加強,心跳加速,大量的血液涌向心臟,心臟則需要加倍工作;同時,大腦也會命令身體分泌一種皮質激素,這種激素如果在體內積累過多,就會阻礙免疫細胞的運作,讓身體抵抗力下降;人在情緒激動時,呼吸會變得急促,肺泡就會不停擴張,沒有時間收縮,很多人肺部會疼;胃部血流量減少,供血量不足,胃腸蠕動困難,引發胃腸“消極怠工”;生氣時會令內分泌系統紊亂,使甲狀腺分泌的激素過多,久而久之,還可能會引發甲亢。

因此,遇到情緒浮動較大的場景時,要注意緩和氣氛,避免有人出現呼吸跟不上的現象發生。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情緒激動會“中毒”?

圖文簡介

哭,本是一種宣泄情緒的方式。但哭著哭著開始出現四肢發麻的情況,導致上氣不接下氣,并且伴有明顯窒息感,這其實就是哭到發生呼吸性堿中毒。呼吸性堿中毒時,血液中鈣離子與白蛋白結合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