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岳江鋒

  策劃:宋雅娟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當今世界,在裝備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不同類型的裝備之間也出現了較多的交叉融合。表現在應用上,就是時不時會出現一些“走穴”和“穿幫”,下面就介紹一下以下那些奇葩的“裝備變身”。

  天生就是“大塊頭”的兩棲攻擊艦

  兩棲攻擊艦(英語:Amphibious assault ship),或稱為兩棲突擊艦,其“兩棲”的含義是能夠搭載飛機和運輸坦克、登陸部隊等陸戰力量。由于兩棲攻擊艦從直升機航空母艦發展而來,因此一定程度上繼承了航空母艦的特點,比如配有直通式甲板,可以起降數量較多的直升機和短距起降戰斗機。

  但它的內部設計不同于航母,很多空間用于裝備登陸力量。兩棲攻擊艦大多數配備了塢艙,可以停放登陸艇,由此可同時發動空中和水上的登陸行動。不過與較突出空中力量的船塢登陸艦相比,兩者雖同屬兩棲戰艦,功能相同但性質相反。

  所以這種兩棲艦往往普遍“身形”較大,排水量有的達到中型航母的量級。截至目前,美國先后建造了“塔拉瓦”級、“黃蜂”級、“美國”級共21艘兩棲攻擊艦。除了最早的“硫磺島”級滿載排水量只有1.8萬噸外,其余滿載排水量都在4萬噸以上。接近中型航母的體型,而且其噸位限制在4.5萬噸內是為了通過巴拿馬運河船閘需要,要不然很可能還會造大。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竟能統領“航母編隊”?

  雖然兩棲攻擊艦的內部設計不同于航母,但這絲毫不影響兩棲攻擊艦在某些場合下變身航母的可能性。其實,美國的兩棲攻擊艦扮演航母角色,組建所謂的“航母”編隊并不鮮見,在這方面“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走在了前列。

  為了應對進入21世紀以后“強度較低、對陸地投送武力為主”的新海上作戰形態,美國海軍從2003年起就以兩棲登陸艦艇為核心來組建“遠征打擊群”,每個打擊群以一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為核心,一般還配備有一艘兩棲船塢運輸艦、一艘船塢登陸艦、一艘巡洋艦、一艘驅逐艦、一艘護衛艦、一艘攻擊核潛艇。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艦體長度為257.3米,寬為42.7米;飛行甲板長249.9米,寬32.31米,滿載排水量達40532噸。在其后續型“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出現之前,“黃蜂”級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兩棲攻擊艦,已經接近于法國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該航母滿載排水量42500噸,略超“黃蜂”級的滿載排水量;且其甲板長度261.5米,與“黃蜂”級甲板長度也相差無幾)。“黃蜂”級兩棲艦可搭載1600余人,內部設施非常完備,甚至有陸戰隊員的模擬訓練區域,作戰功能和投送能力極強。

  搭載F-35B艦載機和旋翼機的“黃蜂”號兩棲攻擊艦

(圖片來自網絡)

  諸多國家已把兩棲攻擊艦作為航母的替代之選

  實際上,一艘航母動輒百億美元以上,而較為先進的兩棲攻擊艦也就幾十億美元,如一艘新型“福特”級超級航母的造價約為130億美元,而一艘“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造價僅為30億美元。因航母造價高昂,很多國家已經把兩棲攻擊艦當成航母使用。

  近期,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表題為《輕型航母:美國海軍陸戰隊可能會讓更多的F-35B戰機從海上起飛作戰》的文章,分析了美海軍陸戰隊多年來一直在認真考慮的一種理念——將兩棲攻擊艦改造成輕型航母,并將其作為降低航母成本的實現途徑,報告甚至建議按照2:1比例對航母進行替換。

  除了美國,法國、意大利、日本及澳大利亞等都有排水量2萬噸以上的兩棲攻擊艦。其中,法國著名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2.15萬噸,可以投送一個營(450人)規模海軍陸戰隊;意大利“加富爾”號滿載排水量27000噸,裝備相控陣雷達和垂直發射系統,艦上采用滑躍起飛垂直降落的方式,配置了“鷂”式戰斗機和F-35戰斗機;日本“出云”級滿載排水量2.6萬噸,最高航速超過30節,可以伴隨快速艦隊移動,因而又稱“輕型航母”或“直升機航母”;澳大利亞“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25790噸,該艦配備了全通飛行甲板以及島式上層建筑。

  兩棲攻擊艦究竟比航母缺些什么?

  據分析,雖然兩棲攻擊艦搭載了F-35B這樣的先進艦載機,航空作戰能力確實增強很多,但仍然無法取代大型航母,因為他們的設計定位和任務專長有著明顯區別。一般來講,先進的航母,如美國最新型“福特”級航母除了采用核動力之外,還有幾大“神器”是兩棲攻擊艦所不具備的:

  一是“福特”級的飛行甲板和機庫十分寬大,固定翼戰機搭載能力是“黃蜂”級的3-5倍,這種平臺優勢和發展潛力,是兩棲攻擊艦無法比擬的;

  二是航母有電磁彈射裝置和攔阻系統,可以彈射40多噸的重型滿掛艦載機,以及幾百千克的無人機;

  三是航母上配備了最新型的“鷹眼”預警機和“咆哮者”電子干擾機,可以長時間在空中巡邏飛行,遠程空中預警能力和電子戰能力遠超兩棲攻擊艦。

  劃重點:兩棲攻擊艦“塊頭”很大,可以搭載短距起降戰機和直升機,且造價比航母低不少,有些國家干脆用它替代輕型航母,“統領”所謂的航母編隊,但其作戰能力仍然無法達到航母的水平。

奇葩的裝備變身(一):兩棲攻擊艦“變身”航空母艦?

圖文簡介

當今世界,在裝備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不同類型的裝備之間也出現了較多的交叉融合。表現在應用上,就是時不時會出現一些“走穴”和“穿幫”,下面就介紹一下以下那些奇葩的“裝備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