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立體盲”?

?

簡單地講,就是人的雙眼缺乏立體視功能,癥狀表現為看任何物體都是平面的,對外部空間的景物深度和距離無法判斷,我們稱這樣的癥狀為“立體盲”。它是一種比夜盲、色盲更嚴重的眼科疾病。

?

?

為什么會患“立體盲”呢?

?

人的雙眼視功能一般分為三級:同時視、雙眼融合、立體視。同時視是指用兩只眼睛看東西,雙眼能同時感知外界視覺信息;雙眼融合是指用兩個眼睛看一個物體時,顯示的是一個物體而不是兩個,說明雙眼有“融合”功能;立體視是指大腦將雙眼有“視差”的物象加工為一個有立體感的物象。因此,當雙眼的立體視功能有缺陷時,就不能把視覺物象感知為立體的,即“立體盲”是由于“立體視覺”功能異常而出現的疾病。

另外,當兩眼視力相差250度以上,就是屈光參差,當屈光參差超過一定程度后,相當于單眼看物體,一只眼睛看得清楚,另一只眼睛看不清楚,從而產生沒有距離、深度和立體感的視覺,定位不準,這樣也很容易導致“立體盲”。除此之外,斜視、弱視及雙眼黃斑相對位置不同也是導致“立體盲”的病因之一。

?

如何預防“立體盲”與屈光參差?

?

一般人的立體視覺在6歲以前就發育完善了,如果這期間患有某些疾病就會影響立體視覺的形成,導致“立體盲”。像雙眼屈光不同、黃斑異位、視覺剝奪等都會造成“立體盲”。兩眼中有一只眼外斜嚴重,兩眼黃斑位置不對稱,或者先天性黃斑異位,雙眼視線不能交叉于一點,也不能形成立體視覺。嬰幼兒先天性或因病雙眼或單眼不能視物,則無法雙眼同時注視一點,自然也不能形成立體視覺,所以一旦發現6歲以前的嬰幼兒立體視覺缺乏,一定要及時查找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視近物體時不要偏頭看,所視物體應放置在雙眼前、兩眼同時注視,習慣性側臥睡覺及不正確的握筆姿勢都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屈光參差,需及時糾正。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

?

患有“立體盲”不能做哪些工作呢?

?

駕駛員在駕駛車輛時,高達90%以上的信息需要靠視覺收集,如果駕駛員患有“立體盲”,眼睛在判斷距離、角度時可能存在偏差,從而影響行車安全。患有“立體盲”的患者,除了不能駕駛外,對于許多需要精細目力的工作也不能涉足,如運動員、飛行員、外科醫生、從事精密機械制造、科學實驗研究等工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你知道“立體盲”嗎?

圖文簡介

何為“立體盲”?簡單地講,就是人的雙眼缺乏立體視功能,癥狀表現為看任何物體都是平面的,對外部空間的景物深度和距離無法判斷,我們稱這樣的癥狀為“立體盲”。它是一種比夜盲、色盲更嚴重的眼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