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鳥類和其他動物會根據(jù)人類的噪聲,如交通的喧鬧聲或 機械的聲音改變自己的習性。但人類的噪音可不止是影響到動物而已,由于許多動物還會給植物授粉、以植物為食或傳播種子,因此人類的噪聲也會對植物產(chǎn)生間接影響。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國家演化綜合中心的克林頓·弗朗西斯(Clinton Francis)說道,假使噪音確實會對樹這樣長壽的植物產(chǎn)生連鎖反應(yīng),那么即便噪聲源得到消除,其影響也會持續(xù)數(shù)十年。

 

(圖片來源:Pixabay)

 

為了找出二者的聯(lián)系,研究人員于2007年至2010年間,在美國新墨西哥州西北部的響尾蛇峽谷野生動物區(qū)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該地區(qū)有數(shù)千個天然氣井,許多井旁配有嘈雜的壓縮機,用于抽提天然氣并將天然氣順著管道傳輸出去,這些壓縮機一年到頭沒日沒夜的咆哮轟鳴。

 

弗朗西斯和同事們首先在數(shù)塊土地上栽培人造植物,這些植物看起來像是該地區(qū)常見的一種紅色野花鮮紅吉利草( Ipomopsis aggregata)。每塊土地有5株人造植物,每株植物上有3朵用紅色電工膠帶纏繞在微量離心管上制成的假花,離心管上還盛有一定數(shù)量的花蜜。為了幫助估計這些土地上的植物花粉傳遞,研究人員還在每塊土地的植物表面撒上了顏色不同的人造花粉。

 

(圖片來源:Pixabay)

 

將授粉動物到吵鬧和安靜的土地的次數(shù)對比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黑頦北蜂鳥( Archilochus alexandri)到吵鬧土地的次數(shù)要比去安靜土地多出5倍。這是因為,另外一種捕食黑頦北蜂鳥雛鳥的鳥類西叢鴉( Aphelocoma californica)傾向于遠離吵鬧的地方。另一方面,在吵雜地區(qū),花粉的傳播也更加普遍。

 

如果蜂鳥的頻繁來訪和更多的花粉傳播,意味著植物的種子產(chǎn)量會更多,那么結(jié)果就會變成,靠蜂鳥授粉的植物,如鮮紅吉利草,會間接從噪音中受益。弗朗西斯的另一項實驗還揭露了,噪音可能會對某些植物產(chǎn)生間接的益處,但是對其他植物來說,噪音可不是好消息。

 

(圖片來源:Pixabay) 

 

鳥類、松鼠、花栗鼠、小鼠和兔子等會以食松( Pinus edulis)的種子為食。對于遠離吵鬧的西叢鴉來說,一只鳥會帶走數(shù)百顆種子,并將它們藏到土壤中以便晚些時候食用,那些西叢鴉沒有吃的種子最終會生根發(fā)芽。相反的,種子無法從更喜歡吵鬧的小鼠的腸道中幸存下來,因此,吵鬧地方鼠類的數(shù)量增長對食松來說是個壞消息。與種子分布相一致的是,在細數(shù)了吵鬧地和安靜地的食松籽苗數(shù)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安靜地的食松籽苗數(shù)是前者的4倍。

 

鑒于食松從籽苗成長為一顆大樹需要數(shù)十年的時間,因此噪音的影響可能要比科學家們所認為的要長得多。

 

排版:大慶

題圖來源:Pixabay

原文:Human Noice Has Ripple Effects on Plants

鏈接: https://www.nsf.gov/news/news_summ.jsp?org=NSF&cntn_id=123538&preview=false

 

噪音也會對植物產(chǎn)生影響

圖文簡介

人類的噪音可不止是影響到動物而已,由于許多動物還會給植物授粉、以植物為食或傳播種子,因此人類的噪聲也會對植物產(chǎn)生間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