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崔永杰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網友提問:擊沉一艘航母的難度有多大?
專家解答:
航母作為一型重要的作戰艦艇,在設計中采用了很多抗沉措施,光是水密隔艙就有好幾道。完全擊沉一艘航母基本需要十多枚魚雷完全命中才行。一般的炸彈和導彈只能使其喪失戰斗力。而一兩枚魚雷就能將一艘大型艦艇送入海底。
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的主力航母如加賀號和赤城號雖然被航空炸彈命中,而且導致甲板上堆放的炸彈魚雷一連串爆炸,也沒有立即沉沒。是日本人怕被美軍俘獲,自行發射魚雷擊沉的。
二戰后美國裝備的航母,抗打擊能力更是超強。以尼米茲級航母為例,為了防護魚雷和水雷的攻擊,尼米茲級航母水線以下的艦體,沿著船舷兩側逐一布置了六道防魚雷隔壁,形成了五個防魚雷隔艙。而航母底部布置了一條平行隔壁,形成了兩個防水雷隔艙。全艦由橫隔壁和縱隔壁組成了2000道水密艙。這些水密艙由計算機控制,當航母外側被擊穿漏水時,破洞周圍的水密艙將自動閉合,防止海水灌入其他艙室,這些水密艙儲備的浮力足以支撐航母不沉沒。航母內部進水后,航母上的抗傾覆注/排水系統根據受損航母穩性狀況,自動進行排注水工作,20分鐘內可將傾斜艦體矯正15°。
2005年,退役的“美國”號航母被選定為航母生命力測試平臺。在接受打擊測試時,“美國”號航母打開了所有水密艙門,經過25天的輪番攻擊,最終還是堅挺的沒有沉入海中,最后美軍在船體重要位置安裝了四噸炸藥才將船炸沉。
崔永杰:海洋軍事科普專家,就職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14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國內外海軍艦艇,潛艇與作戰飛機的高精度數字模型仿真與隱身性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應用于雷達和導彈等裝備對目標的識別,跟蹤與鎖定,艦船與飛機等航行器的隱身性優化設計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