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許多,在術前必須實施麻醉。但是很多人對于麻醉學的了解還停留在那些固有的印象中。比如在很多人的想法里,麻醉就是“打一針、睡一覺”,事實上麻醉遠非如此簡單。

在我國古代就有華佗創制“麻沸散”用于外科手術的記載,“麻沸散”可以讓醫生在患者無痛不動的條件下實施手術。1842年3月30日美國鄉村醫師Long首次在其診所實施乙醚麻醉,成功為一位患者切除頸部包塊。為紀念這一重要的歷史事件以及麻醉對臨床醫學的貢獻,美國還將每年的3月30日定為“醫師節”。

麻醉是指使用藥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全身或局部暫時失去知覺,以方便手術能進行。麻醉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硬膜外麻醉和蛛網膜下腔阻滯,即“半麻”;現在普遍采用的全身麻醉,即“全麻”。

“半麻”實際上是區域麻醉。區域麻醉的優點在于簡便易行、對患者整體生理功能影響小,安全性較大。而全麻指麻醉藥經呼吸道吸入,或經靜脈、肌肉注射進入體內,使手術病人痛覺消失、肌肉松弛、反射活動減弱,這種抑制狀態是可以控制的,也是可逆的。手術前,麻醉醫生要了解患者的病歷以及各項生命體征指標;手術中,麻醉醫生要全程守在手術臺旁邊,及時處理各種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情況;手術后,麻醉醫生還需要送患者到麻醉復蘇病房,監護患者直至蘇醒、生命體征穩定后再將患者送回病房。

在手術過程中,不論全身或半身麻醉都要禁食禁水。由于麻醉后病人意識喪失或不清,可能因為發生嘔吐而把嘔吐物吸入肺中,引起吸入性肺炎,嚴重時危及生命。所以為了減少誤吸的發生,麻醉前必須禁食禁水。

麻醉是醫學領域的進步,卻也伴隨著質疑之聲。大部分患者對于麻醉藥不良反應的了解,僅停留于麻醉藥有一定的副作用,用量及用法不當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傷害。但是,現代麻醉采用的麻醉藥均為對人體影響極小、代謝時間快的藥物,術后可經人體代謝完全排出,所以大家不用太過擔心麻醉的不良反應。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

麻醉不僅僅是“打一針,睡一覺”這么簡單

圖文簡介

我們都知道許多,在術前必須實施麻醉。但是很多人對于麻醉學的了解還停留在那些固有的印象中。比如在很多人的想法里,麻醉就是“打一針、睡一覺”,事實上麻醉遠非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