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研究顯示,工作的媽媽比全職媽媽患上抑郁的概率要低,如果前者對自己所能完成的事情抱著現實的期望, 而不是強求自己能完美地平衡工作和家庭的話,那她們患抑郁癥的概率就要更低。

 

研究者說道,女人一直被告知工作和家庭是可以兼顧的,但是許多工作崗位其實還是只適合沒有孩子的女性。不過,如果她們愿意拋棄某些執念的話,還是可以將育兒和工作快樂地結合在一起。

(圖片來源:Pixabay)

 

研究分析了1600名女性的調查回復,她們全是40歲的已婚女子,之前年輕時曾參加過“美國全國青年縱向調查”。當時這些年輕的成年女性通過打分來表明自己對一些陳述的贊同程度,從而表達自己對“ 事業和生活的平衡 ”持何種觀點。比如是不是和子女待在家的女性最快樂?女性完成家庭義務后是否還有時間在外工作?現在,這些女性40歲了,研究人員測試了這些女人的抑郁水平。

 

研究發現,與工作的媽媽相比, 全職媽媽有更多的抑郁癥狀 。而在那些上班的媽媽中,年輕時認為可以將工作和家庭結合起來的女性,和認為達到事業和工作平衡比較困難的女性相比,其患上抑郁癥的概率也要高。研究者認為,不把自己當作超級媽媽的女性,在做出某些取舍(比如早下班去接子女)的時候會更自在些。

 

(圖片來源:PEXELS)

 

那些期望不做出過多妥協,就可以輕松地將工作和家庭生活結合起來的女性,在努力嘗試的時候,更容易有挫敗感。這其中,對家務勞動的不平等分工而導致的沮喪感,可能也會導致抑郁。研究并沒有將爸爸包括在內,但是研究者認為大多數男人并沒有縮短工作時間,以節省時間來教育子女。

 

超級媽媽對公平的期望很高,所以她們更易在家務活動分工中覺得沮喪。工作對女性的健康是有好處的,但是為了心理更健康,工作的女性應該接受這個事實: 二者不必兼顧

 

(圖片來源:Pixabay)

 

排版:大慶

題圖來源:Pixabay

本文編譯自: Reuters網站

 

全職帶孩子?那樣更抑郁

圖文簡介

一份研究顯示,工作的媽媽比全職媽媽患上抑郁的概率要低,如果前者對自己所能完成的事情抱著現實的期望,而不是強求自己能完美地平衡工作和家庭的話,那她們患抑郁癥的概率就要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