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解除好友關系是對對方最大的冷落,為什么人們會解除彼此之間的好友關系呢?很顯然,人們在網上發布的內容可以讓雙方關系緊張,但是研究顯示, 缺少一位共同的女性好友的話,就更有可能導致雙方關系受損。

 

(圖片來源:Pixabay)

 

現實與虛擬的差異

 

“解除好友關系”這個詞在幾年前才成為常規詞匯,自那時起,研究人員就嘗試著理解這種行為的形成原因和發生時間。問題的答案還涉及到了另一個更大的尚未解決的網絡科學難題:那就是,網絡上的社會關系與現實中的人際關系是否本質上就不盡相同?

 

現有的證據顯示,網絡上社交網的好友關系解除,主要是因為當事人頻繁發表的狀態涉及兩極分化嚴重的話題。對信仰理解有分歧?對婚姻看法不同?抱歉,好友關系解除!在最近的一項對美國成年人的研究中,55%的成年人認為,他們解除好友關系,是因為 對方的更新或者評論令人不快且無禮討厭 。這是最普遍的原因,位列其后的有“不太了解這個人”(41%),和“他曾向我推銷產品”(39%)。

 

(圖片來源:PEXELS)

 

這些結論并不令人驚訝,但是對政治言論和蠻橫無禮是終結Facebook好友關系的最普遍原因這個看法,英國劍橋大學的丹尼爾.奎爾恰(Daniele Quercia)表示懷疑。他說道,畢竟這些新近研究都是基于被調查者的自我報道,而不是牢靠的數據。更為重要的是,人們所給出的導致Facebook好友關系解除的原因,與現實中導致關系中止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

 

道不同,不做點贊之交

 

比如,20世紀90年代的研究顯示,若社交群組中雙方的交集更少且年齡、職業和教育存在差異,那么二者之間的友情更有可能結束。因此,比起你們是否有共同好友、是否年齡相仿以及是否都在IT行業工作等因素,你的密友偶爾開些你不喜歡的色情玩笑不可能影響到你們之間的友情。

 

奎爾恰和同事們就對3.4萬個Facebook人際關系的動態數據進行了分析,并找出與好友關系解除有關的模式。他于上月在美國伊力諾州埃文斯頓市召開的網絡科學會議上報告了研究結果。

 

很顯然, 缺乏相似之處、尤其是年齡差異和沒有共同好友是導致好友關系解除的主要因素 ,這些都是現實世界的寫照。奎爾恰還發現,有一位共同的女性朋友比有一位共同的男性朋友更能保住好友關系。至于個中緣由,上世紀80年代進行的一項友情性別角色實驗可以為我們提供些許線索。簡而言之,貝爾發現,女性趨于培養深刻和堅固的友情,她們會鞏固一些超出自身社交網絡直接聯系的人際關系。

 

(圖片來源:PEXELS)

 

最后,奎爾恰還表明人格類型也會影響雙方的關系。這不足為奇,如果其中一人神經兮兮或是沉默內向,那么雙方的關系很有可能最終破裂。Facebook可能是個新環境,但是古老的人際交往準則仍然成立。

 

排版:大慶

題圖來源:Pixabay

 

我不發某寶加油鏈接了,求求你不要拉黑我

圖文簡介

在互聯網時代,解除好友關系是對對方最大的冷落,為什么人們會解除彼此之間的好友關系呢?很顯然,人們在網上發布的內容可以讓雙方關系緊張,但是研究顯示,缺少一位共同的女性好友的話,就更有可能導致雙方關系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