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的“硬核”軍事科技】

  編者按:

  行星發動機、重元素核聚變、單兵機械骨骼、加特林機槍……近日,正在熱映中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不僅讓科幻圈為之瘋狂,也在軍迷圈掀起波瀾。即日起,《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推出系列作品,解讀《流浪地球》中的“硬核”軍事科技,歡迎關注。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賈珍珍(國防科技大學)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有人說,這部春節期間口碑爆棚的《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紀元。這種說法盡管有些夸張,但卻體現出人們對國產科幻電影的美好期待。影片以人類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為大背景,從一個小人物視角,展現出了平凡人在危機下的無力與脆弱,以及絕境下社會與人性的改變。

《流浪地球》中的人工智能MOSS(圖片來自網絡)

  在影片中,空間站的人工智能——MOSS的一句臺詞令人影響人深刻:“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边@是在劉培強與MOSS產生沖突并決定要犧牲自己點燃木星時MOSS留下的一句臺詞。此外,從《流浪地球》中MOSS的決策,我們還能看到人與智能指揮系統之間存在的矛盾,如為什么地震時地球發動機大面積熄火?為什么劉培強在和聯合政府通訊時說“沒有人類的文明將豪無意義”,卻立刻被MOSS切斷了通話?那么,MOSS是否真的叛逃?而一旦智能指控系統產生了自我意識,在未來戰爭中,這將會帶來哪些影響?事實上,不少科幻電影已對智能指控系統的威脅展開了討論。如電影《機械公敵》中原本以保護人類為使命的機器人出現集體失序,對人類展開了殘暴攻擊,《西部世界》中機器人的內部系統不斷進化,最終反叛并傷害人類。

  雷?庫茲韋爾曾提出有關人工智能的“技術奇點”理論,它的背后有兩個假設:其一,雖然不同于人腦的結構,但機器人的演進也可以在某一天擁有“類人智能”,這種智能與人類智能有許多相似的特征,甚至是“自我意識”也不例外;其二,按照計算機科技發展目前遵循的“摩爾定律”或別的規律,隨著計算機科技的不斷發展,終究有那么一天計算機的復雜度會達到和人類一個量級的水平,到那時,類人智能或超人智能就會從機器中自動涌現出來。按照這種假設,我們可以依據智能指控系統的特點,將其分為“人機協同”式和“機器自主”式兩種類型。

  一是“人機協同”式智能指控系統,它主要通過智能化武器裝備與人的充分配合來完成特定作戰任務。比如俄羅斯陸軍在2016年底進行了“排級分隊帶機器人實彈射擊”演練,當時安排了5部“平臺-M”作戰機器人與士兵協同配合展開攻擊行動。美軍提出“忠誠僚機”作戰思想,通過F-35戰機飛行員對無人駕駛型F-16戰機進行指揮與控制,而僚機則充當傳感器、射手或誘餌,并以此設想為基礎來迭代式不斷探索未來空戰和對地攻擊新戰術。

  二是“機器自主”式智能指控系統,它主要開發智能化武器裝備的自主性,一旦有了這種自主性,其就能領會指揮員的決策意圖,自主完成相關作戰任務。如俄軍正在研發的無人機群“任務智能分配系統”,可以根據戰場環境來合理分配“角色”,迅速制定并實施最優行動方案,且能自主完成“行動-評估-再行動”作戰閉環。再如美軍的“蜂群戰術”,通過智能化組網大量低成本無人機蜂群,接替單個高成本多任務平臺,并依托多智能體的自主協同行動,從而迅速適應復雜戰場環境。

  在影片《流浪地球》中,MOSS指控系統無疑屬于“人機協同”式智能指控系統。然而,由于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局限,智能指控系統容易在執行程序復雜的情景中出現失序,比如美軍在伊拉克戰場上的軍用機器人失控事件。而無論是“人機協同”式智能指控系統還是“機器自主”式智能指控系統,過度依賴人工智能無疑增強了指揮系統失控的風險性,這就如同把槍交付給了機器人,而當機器人不聽從人類指揮時,槍口對準的對象將可能是戰爭中的任何一方。因此,在發展軍事智能化的同時,必須始終將人置于主體地位,保證人類指揮員對系統的控制權,并建立應急預警機制與意外發生時的后臺程序,這些都極為必要。

  在目前已知的浩瀚宇宙中,只有一個星體演化出了智慧,這個星體叫做地球。在目前已知的地球生態系統中,只有一個種群擁有智慧,這個種群叫做人類。人類文明因智慧“善”用而進化,人類文明也因智慧“濫”用而毀滅。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曾說:“在我們這些真正無所不知的人眼中,那些自以為無所不知的人就是一個巨大的麻煩”。人工智能向何處去?人類社會向何處去?這考驗著人類的智慧。

  劃重點

  由于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局限,智能指控系統容易在執行程序復雜的情景中出現失序,比如美軍在伊拉克戰場上的軍用機器人失控事件。而無論是“人機協同”式智能指控系統還是“機器自主”式智能指控系統,過度依賴人工智能無疑增強了指揮系統失控的風險性,這就如同把槍交付給了機器人,而當機器人不聽從人類指揮時,槍口對準的對象將可能是戰爭中的任何一方。

《流浪地球》:智能指控系統反叛的風險預警

圖文簡介

在發展軍事智能化的同時,必須始終將人置于主體地位,保證人類指揮員對系統的控制權,并建立應急預警機制與意外發生時的后臺程序,這些都極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