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岳江鋒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網友提問:現代軍艦為什么還裝備魚雷?

  專家解答:

  作為一種古老的海戰武器,魚雷發展到今天,已經有大約200年的歷史。魚雷在戰爭中的早期應用可追溯至19世紀中葉俄羅斯的克里米亞戰爭以及此后的美國南北戰爭,當時的魚雷是一種“撐桿雷”,用一根長桿固定在小艇艇艏,海戰時小艇沖向敵艦,用撐桿雷撞擊炸毀敵艦。美國在南北戰爭之后對魚類進行很多革新,尤其是在動力和制導方面,奠定了現代魚雷的基礎。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魚雷已被公認為是僅次于火炮的艦艇主要武器。一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達1153萬噸,占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89%;艦艇162艘,占被擊沉艦艇總數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及二戰后,艦載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種類也越來越豐富。除了魚雷外,航空炸彈、反艦導彈、深水炸彈在反艦反潛方面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魚雷的應用仍然相當普及。

  相比于魚雷,各種炸彈和反艦導彈雖然飛行速度更高,但作為空襲武器必然受到艦載防空系統的攔截。另外,魚雷的爆炸威力也要高于炸彈和反艦導彈。一般戰斗部都重達幾百千克,甚至1噸以上,且根據物理學常識,魚雷在水中爆炸所傳遞的能量,要比空氣中高出很多倍。由此可知,相同裝藥的魚雷和反艦導彈,前者毀傷威力要大的多,軍艦一旦被它擊中,多數都會沉沒,這也是它最恐怖的地方。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魚雷已成為一種隱蔽性好、抗干擾能力強、命中率高、破壞力大,能按預設的方案以及接收到的目標信息,自動追擊目標的水中兵器。目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魚雷的研究、改進和制造,目的是使魚雷更輕型、更智能、推力也更強大,進一步提高其命中率、爆炸力和捕捉目標的能力。因此,魚雷依然是海戰中的重要利器。

  專家介紹:岳江鋒,原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軍事刊物主編,畢業于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曾在軍中服役20余年,現為某軍工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項目總師,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在多家網絡媒體發表文章百余篇,并創辦了“謝武軍事”公眾號,文筆生動,涉獵廣泛,擁有較高的關注度和點擊量。

現代軍艦為什么還裝備魚雷?

圖文簡介

相同裝藥的魚雷和反艦導彈,前者毀傷威力要大的多,軍艦一旦被它擊中,多數都會沉沒,這也是它最恐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