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氣溫急劇下降,落枕、頸椎病、咽喉炎等疾病又到了高發季節。很多人在感覺身體不適時,往往會給自己拔個罐,雖然拔罐簡單易操作,但方法不當,很可能適得其反,損害身體健康。
?
拔罐的原理是怎樣的?
拔罐療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氣、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于身體表面,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的功效。
?
拔罐有什么好處?
1.拔罐對局部皮膚有溫熱作用,溫熱刺激能促進以局部為主的血液循環,起到溫經散寒等作用。
2.人體在火罐負壓吸拔的時候,少量血液進入組織間隙,在機體自我調整中產生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等功效。
3.拔罐作用于神經系統末梢感受器,產生一種類組織胺的物質,加之拔罐法對局部皮膚的溫熱刺激,陰陽失衡得以調整,能使疾病逐漸痊愈。
?
拔罐雖好,但并非人人適合!
有皮膚過敏、外傷、潰瘍的人,拔罐可能會加重癥狀,引發感染、水泡。血友病、貧血、凝血功能不佳等血液病患者,以及心臟病、結核病、骨質疏松、晚期癌癥等患者不適合拔罐。
?
拔罐后顏色越深,是否代表效果越佳?
很多人認為,拔罐后出現紫黑的罐印才是拔除了病邪之氣,其實并非如此。拔罐后觀察皮膚的顏色可以了解身體的狀況以及自身體質情況,例如,正常起罐后,沒有罐跡,或者雖有罐跡但立即消失,皮膚恢復如常,表示身體基本正常或病邪較輕。
?
不同顏色罐印,意味著什么?
鮮紅而艷:一般預示著體內有熱邪。
紫黑而暗:意味著身體寒凝血淤。
白色而灰:多為虛寒或濕邪。
罐印表面有皮紋或微癢:表示風邪或濕癥。
罐體內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濕氣較重。
?
寒冬拔罐,這些細節需注意!
1.冬天拔罐,在留罐過程中應加蓋衣被,要注意保暖,不要受風著涼。
2.拔罐后不要馬上洗澡,因為拔火罐后,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此時洗澡很容易導致感冒,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
3.拔火罐后留罐時間一般一次10至15分鐘較為合適。
4.拔火罐頻率不宜太頻繁,同一部位不能經常拔。
5.拔罐后,若皮膚有癢感,切不可搔抓,以免皮膚破損感染。
6.酒足飯飽后不要拔罐,此時拔罐,血液流向肝臟,會將氣血強行引導到拔罐部位,容易導致眩暈、惡心。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