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十二屆亞洲微重力會議在珠海開展,會議由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微重力科學與應用研究專業委員會等主辦,中國科學院微重力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空間技術中心、中國科學院太空應用重點實驗室、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北京工業大學傳熱與能源利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聯合承辦。會議同期舉辦了“空間科學”科普珠海行活動,期間,大連海事大學教授孫野青接受新華網專訪。

?

新華網:在空間輻射領域中,您主要研究的是哪方面內容?

?

孫野青:外太空存在著地面上沒有的輻射環境,這些輻射會對地球生命帶來哪些影響,特別是宇宙射線會對在軌的航天員誘發哪些疾病,都有很多問題和關鍵技術需要研究和攻破。如果航天員登陸月球或者火星,受到更多的宇宙輻射損傷,保障航天員健康則是我們要面對的首要問題。我們要知道宇宙輻射誘發遺傳變異的特征,要知道宇航員的損傷與在軌的環境和自身遺傳背景等的關聯,通過這些研究,我們才能為航天員執行深空探測任務,提供有效的方法去預防和保護他們。

?

新華網:您作為一名女科學家,在工作、生活、家庭方面是如何平衡的?

?

孫野青:我很小就喜歡科學,我的父親、母親都是中學老師,所以我從小特別向往做科研的工作。我堅信作為女性,一樣可以把各種工作安排得很好,所以我從來沒有覺得工作是不是犧牲了太多其他時間?我反而覺得我工作得好,可以對孩子做出榜樣,更有利于孩子的培養。女性做科研也好,做任何工作也好,應該更細心。因為女性的優勢就在于細心、周到、全面。

?

新華網:您對于科學家做科普有什么看法?對于青年您有何經驗分享?

?

孫野青:我認為一個有使命的科學家,有義務激發年輕人對科學的興趣。因為很多人可能沒有機會或者他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有可能是科學家的一句話,就會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對于青年而言,一定要看清未來,看清未來的需求是什么。特別是大學生,因為大學決定了未來,大學可幫助青年人提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覺得對年輕人最好的忠告就是,把大學作為人生事業的起跑線。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孫野青:要做一名有使命感的女科學家

圖文簡介

外太空存在著地面上沒有的輻射環境,這些輻射會對地球生命帶來哪些影響,特別是宇宙射線會對在軌的航天員誘發哪些疾病,都有很多問題和關鍵技術需要研究和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