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一直是開拓太空的熱情支持者,他不但親身體驗過失重,最近還提出人類要避免滅亡就必須爭取在200年內移民太空。然而,霍金等熱心支持長距離太空探索的人其實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 人類是無法做到歷時數年登上火星并返回的,因為人類從生理上來說無法與地球分開。

圖片來源:pixabay

確切的說,我們需要重力。失重環境減輕了人體諸多方面的負擔,當返回地球時,身體機能減退的惡果將會顯現出來。 還記得阿波羅號的宇航員返回地球時的虛弱樣子嗎,這絕對比不上從火星歸來時的慘狀。

首先深受失重之害的是 心臟 ,在地球軌道上飛一周,人的心臟就會萎縮1/4 。心臟萎縮導致血壓降低、供血量減少,在國際空間站呆了幾個月后回到地面的宇航員將會由于腦供血不足而頭暈目眩、眼前發黑。

肌肉組織 同樣遭受影響,在太空中,腿上用于對抗重力的肌肉由于失去作用而會出現顯著的退化。 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雖然進行了替代性的運動鍛煉,腿部肌肉的體積和肌肉力量依然減少得很嚴重。

另外,人的 生理代謝 也會因失重環境變化,脂肪代謝速度下降,免疫功能減弱。

而最恐怖的就是 骨骼 受到的傷害。失重環境中骨骼承受力量減弱,其中的礦物質會不斷流失。雖然雞胚胎實驗證明骨骼組織在失重環境可以生長,但速度遠不及流失得快。在歷時3年的火星之旅中,宇航員將會喪失50%的骨質。

骨質流失是長距離太空航行必須面對的問題,雖然有給飛船設置人工重力的想法,但是沒人知道需要多大的重力。 也許水母之類的動物比我們更適合探索宇宙,重力是我們飛往火星的攔路石。

也許水母之類的動物比我們更適合探索宇宙。

當我們夢想宇宙的時候,不能忘記我們的身心始終和地球密不可分,有如通過臍帶相連。

 排版:昕旸

題圖來源:pixabay

 

 

 

霍金熱衷的火星旅行并不適合人類?因為你的身體根本承受不了

圖文簡介

人類是無法做到歷時數年登上火星并返回的,因為人類從生理上來說無法與地球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