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氣炎熱,尤其是夏季,你覺得自己總是昏昏沉沉,不清醒到無法做事的地步,就像一條擱淺在熾熱沙灘上的魚。雖然不至于到醫院看病,但也實在只能躲在空調底下一動不動。
只想一動不動地趴著。圖片來源:pixabay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你這樣頭昏腦脹、四肢乏力呢? (“頭昏”不是“頭暈”哦。)罪魁可是炎熱的天氣。
水分流失的后果
很多人都曾經被熱得頭昏,但其實在“熱”和“昏”之間還有一個挺長的過程。天熱的時候,身體會打開所有排水孔——也就是皮膚上不計其數的小毛孔——將熱以汗液的形式排出去。這樣做能夠最有效率地散熱,但同時也使得大量水分從身體里流失掉了,隨之而去的還有鈉鹽。隨著水分的流失,你的身體會發生一系列反應: 簡單來說,水分流失導致周身的血容量(就是血液的總量)減少,血壓便隨之下降,頭部的供血量也就跟著減少,供血量不足供氧自然也跟不上……如此一來你不頭昏還想怎樣呢?
而且,禍不單行,在水分流失造成頭昏的同時, 鈉鹽的減少還會讓你渾身無力。 這個時候,如果不想一人昏倒眾人圍觀的話,你最好掙扎著去買一瓶冰爽的運動/功能飲料,坐下來喝幾口,補充一下身體丟失的那些水分、能量和電解質,然后再拿瓶子當作冰袋給自己做一次物理降溫。
圖片來源: pixabay
中暑的解救
說到物理降溫,大多數人會把冰袋貼在腦門上,但其實 冰袋貼在靠近大動脈的部位才更有效果,比如頸部、腋下、大腿根和膝關節的內側, 這就像是先給主管道里的水降了溫,分支管道才能更有效地涼下來。為了形象,不建議當眾對大腿根進行降溫,頸部、腋下就足夠了。如果這些簡單的方法你都試過了,但還是感覺頭昏,那你可能已經輕度中暑了。 悶熱天氣下很容易發生中暑,這與空氣濕度有關。 所以在桑拿天,最好多吃些解暑的食物,比如西瓜、綠豆湯、酸梅湯、涼茶……補充水分才是王道。
桑拿天,多吃些解暑的食物。圖片來 源: pixabay
排汗不是小問題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么容易頭昏的,比如煉鋼廠工人,因為長期在高溫中工作而適應了這種環境,他們出同樣多的汗所散發的熱量是一般人的2倍,而排出的鈉鹽卻比一般人都少。另外他們還有免費的汽水喝,不過你一定不會喜歡,因為全是氣、還很咸。但話說回來,不愛出汗也并非好事,因為不出汗體內的熱就無法有效釋放,結果反而更容易中暑。
總之 ,輕度中暑是小毛病,嚴重中暑就危險了。
排版:小爽
題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