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d Yong

編輯:月月

我們每次呼氣都在向饑餓的蚊子發送著信號。這些吸血鬼靠嗅覺來尋找目標,它們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異常敏感, 能循著微弱的二氧化碳痕跡遠距離尋找目標。 它們對持續流動的氣體不感冒,而是等待著節律性的釋放,比如,一個人呼出的氣體。 一旦發現氣體源頭,它們就會直沖沖地飛過去,找到這個能讓它吸血的倒霉鬼。

滅蚊防蚊是十分重要的。 圖片來源:pixabay.com

蚊子的這種追蹤能力讓我們防不勝防,也難以避免由于它們叮咬而傳播的疾病。你可以選擇屏住呼吸,不呼出二氧化碳,但是很快你就會死翹翹了,自然也就不用擔心患上瘧疾或者登革熱。

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來自加州大學河邊分校的斯蒂芬妮•林恩•特納(Stephanie Lynn Turner)和李楠(Nan Li)制成了由幾種化學物質組成的混合物,能對蚊子用來偵測二氧化碳的神經元起作用。它通過過度激發這個神經元,最終使其失去作用,從而破壞蚊子的導航系統,蚊子便會失去方向。

目前僅有極少數化學物質能夠有效地驅蚊,DEET(即避蚊胺)是其中之一。DEET是美國軍方的一項發明,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驅蚊劑。 毫無疑問,DEET是高效的, 它的作用機理是阻斷與昆蟲嗅覺有關的蛋白 。 但是它非常昂貴,而且可能對我們的神經系統具有副作用,它也能融化塑料。最關鍵的是,有些蚊子已經開始對DEET產生了抗性。我們需要新的驅蚊劑。

我們需要新的驅蚊劑。圖片來源:pixabay.com

特納和李楠選了一批蚊子作為不知情焦點組,把電極接到蚊子的感覺器官上,然后將這些蚊子暴露于不同的化學物質氣體中,并記錄下它們的反應。其中一種物質——2-丁酮,能夠激發“cpA”神經元,蚊子就是利用它來感知二氧化碳的。

特納和李楠又測試了其他化學物質,最終找到了一種物質,不止能激發cpA神經元,而且能使其超出負荷。它就是2,3-丁二酮(雙乙酰),聞著有點黃油或奶酪的味道。 將蚊子暴露在雙乙酰中短短一秒,就能導致cpA神經元強烈激發并持續數分鐘。

將蚊子置于一個風洞中,它們能準確地飛向二氧化碳源頭,但是若事先將蚊子暴露在雙乙酰中,它們就會到處亂撞。特納和李楠還將雙乙酰與其他三種氣味劑(1-己醇,1-丁醛,1-戊醛)混合,成功地增強了這種效果,這樣僅用十分之一的劑量就能達到單獨使用雙乙酰的效果。

在仿真環境下,這個混合物也能發揮驅蚊作用。特納和李楠建立了一個大的溫室,里面有兩個小室,每個小室中都有一個二氧化碳發散裝置,模擬了正在睡覺的人呼出的氣體。其中一個小室還包含一個小小的風動裝置,能揮散出雙乙?;旌衔?。然后將蚊子釋放到溫室中過夜,結果能揮散混合物的小室中蚊子更少。

這種新的驅蚊劑有幾大優點。它對三種蚊子有效,分別是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傳播登革熱和黃熱?。葋啺次肁nopheles gambiae(傳播瘧疾)及致倦庫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傳播淋巴絲蟲?。?。 它可以擴散到比較大的區域而且使用的時候無需涂抹到皮膚 上。 它和DEET的驅蚊性質不拮抗,二者可以結合使用。由于它是幾種化學物質的混合物,蚊子應該比較難以進化出抗性。

這些優點聽起來都很不錯,但是它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即安全性。 雙乙酰存在于幾種含酒精的飲料里,它一般用來使人造黃油和爆米花帶上奶油香味,但是在高劑量使用時具有刺激性。 它與一種罕見但很嚴重的肺部疾病——閉塞性毛細支氣管炎有關,在食品廠工作的工人由于長期吸入雙乙酰,易患這種病,通俗地稱為“爆米花工人肺病”。

所以,在人們睡覺時噴灑高劑量的雙乙酰是不太可能的。但是雙乙酰并不是這項研究的最終結果,還有其他的辦法。特納和李楠打算按照雙乙酰的化學結構來研制新的化學物質,驅蚊效果更好,也更安全。如他們所說: “我們的當務之急是確定這樣的分子,它在低濃度時就有效,對環境無害、便宜而且有益于防止蚊子傳播的疾病。”

他們若能成功的話,將是意義非凡的。蚊子大概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動物,每年它們攜帶的疾病致5億人受到感染,其中數百萬人死亡。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馬克•施托普菲爾(Mark Stopfer)對這項研究很是看好。“特納和李楠已經測試的化學物質,包括2,3-丁酮,尚未被證實對人類的安全性”他說,“但是這個實驗結果也表明這些化合物對蚊子是絕對不安全的。”

 

 

 

奶油小生可能不怕蚊?驅蚊新招—“奶油味”

圖文簡介

我們每次呼氣都在向饑餓的蚊子發送著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