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 爽 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研究員,科普作家
編輯:婉珺
美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宇宙學家馬克斯·泰格馬克(Max Tegmark)有一個奇特的習慣:每寫10篇正經的學術論文,就要寫一篇發瘋的學術文章。我覺得他的習慣還挺有趣的,所以也打算自己試試水,不定期地寫一些“發瘋”的科普文章。
一個多月前,四年一度的男足世界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當然,很多國人又開始追問一個頗為古老的問題: “為什么13億中國人中,竟然找不到11個世界級的球員?”
為什么13億中國人中竟然找不到11個世界級的球員?
為了回答這個世紀難題,人們已經提出了數不清的理論。本文中,讓我們另辟蹊徑,借用 暗能量理論 來解答這個問題。
估計有很多讀者都不了解暗能量,沒關系,先來科普一下。
一波暗能量正向你襲來

20年前,科學家們發現宇宙正在加速膨脹,三位美國科學家還因此獲得了201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從左至右依次為這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索爾·珀爾馬特(Saul Perlmutter)、布賴恩·施密特(Brian Schmidt)和亞當·里斯(Adam Riess)。圖片來源:Wikipedia
這個發現意味著宇宙中存在著一種非常神秘的成分,它產生的斥力超過了宇宙中所有物質產生的引力,從而推動了整個宇宙做加速膨脹。
這種神秘的成分,就是所謂的暗能量。
目前,暗能量已經成為物理學與天文學最大的難題之一。美國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大衛•格羅斯在他的著名演講《物理學的未來》中,提出了21世紀物理學面臨的25個最重要的問題,其中“暗能量的本質”高居第三名。
暗能量到底是什么東西呢?迄今為止,還沒有人知道此問題的正確答案。我們只知道,暗能量應該具有以下三個主要特征:
1. 暗能量是透明的。 我們之所以能看到某個物體,是因為光照到這個物體上面,然后又反射到我們的眼睛里。換言之,一個物體要想被我們看到,必須能和光發生某種相互作用,否則就不可能把光反射回去。但暗能量不會與光發生任何相互作用,因此暗能量永遠不可能被我們看到。
2. 暗能量會產生斥力。 如果暗能量不能產生斥力,它就不可能克服宇宙中所有物質產生的引力,進而推動了整個宇宙做加速膨脹了。
3. 暗能量在宇宙中均勻分布,不會成團。 一般認為,暗能量的密度極小,每立方厘米的質量僅為10萬億億億分之一克,所以我們在宏觀尺度上完全無法感知到它的存在。但放眼整個宇宙,暗能量將聚沙成塔,變成了統治整個宇宙的決定性的力量。
目前已知在整個宇宙中,常規物質(Ordinary Matter)占4.9%,暗物質(Dark Matter)占26.8%,暗能量(Dark Energy)占68.3%。圖片來源:arstechnica.com
很多人都把暗能量與黑洞或暗物質混為一談。事實上,它們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暗能量是一種透明的、能產生斥力的神秘成分;而黑洞是一大堆普通物質被擠壓到一個非常小的區域內所形成的正常天體(之所以說它“黑”,是因為它的引力強大到連跑得最快的光也無法從它的周圍逃逸,但本質上它還是一種由普通物質所構成的天體);至于暗物質,則是一種透明的、與普通物質截然不同的奇異物質,它也會像普通物質一樣產生引力,還會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一般認為銀河系的暗物質就聚集成了一個巨大的球形)。
暗能量和足球有什么關系

當然,暗能量到底是什么東西,就和“為什么13億中國人中找不出11個世界級球星”一樣,一直是一個世紀難題。過去20年間,理論家們已經提出了數以千計的理論模型。在2012年,我和三位同事合寫了一本關于暗能量的學術專著,在此書中,我們把這些理論模型分為了八大類。
《暗能量》
這本書里講暗能量理論模型分成了8類:1.超對稱。2.人擇原理。3.調節機制。4.修改引力。5.量子引力。6.全息原理。7.引力反饋。8.動力學唯象模型??赡苡凶x者一看到上面提到的那8個專業名詞就覺得頭都大了。沒關系。就算你們完全不知道它們的含義,也不會影響對本文的理解。你們只需要知道, 上述的8類暗能量模型,全都能對中國足球的窘境提供一種在邏輯上說得過去的解釋。
有了這個分類,我們就能對關于國足的世紀難題進行解答了。下面,我們就借用這8類暗能量模型,來分析一下國足存在的問題。
借用8類暗能量模型來分析一下國足存在的問題。
超對稱
國足是一支非常典型的具有超對稱性的球隊——為了維持自身的超對稱性,他們每進一個球,就必須再進一個烏龍球。
人擇原理
在一些平行宇宙中,國足早已鶴立雞群,讓包括巴西和德國在內的所有強隊都瑟瑟發抖;每次世界杯比賽,國足都會毫無懸念地壟斷冠軍。只是在這些宇宙中,地球已經被那些興奮過度的中國球迷制造的超強地震給摧毀了,所以就不存在能記錄國足榮耀時刻的觀察者。
調節機制
國足本身具有非常強大的實力,但他們為了避免把所有的雞蛋都放進同一個籃子,故意買了自己輸。
修改引力
其他國家球員踢出的皮球,都遵循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只有國足踢出的皮球,遵循的是“f(R)修改引力”定律。兩者之間存在的微小差異,干擾到了國足射門的準確性。
量子引力
國足比其他的國家隊更強調個人,因而會呈現出非常強烈的粒子性。正因為如此,他們與包括“世界波”在內的種種波動現象無緣,也就完全不足為奇了。
全息原理
國足擁有非常強大的氣場,以至于能在自己的半場建立了一個視界。正如黑洞的事件視界,這個半場的視界也是只能進不能出,所以皮球一般都會老老實實地呆在國足的半場。
引力反饋
國足球員的叉腰肌不夠強大,反過來影響了他們在球場上的發揮。
動力學唯象模型
中國足協一直在通過頻繁更換領導的方式,來構造不同的唯象模型。但由于缺乏第一原理的指導,各種唯象模型都無法打破理想和現實的鴻溝,從而拖累了中國男足。
免責聲明(大霧)
本文的種種理論全部由香港科技大學的王一教授提出,而筆者只是對他的理論進行了簡化和科普。如果有憤怒的球迷在看完本文后決定郵寄刀片,請抓住主要矛盾,不要誤寄給筆者。
作者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