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喝酒,相信大家都有所體會。所謂“無酒不成席”,我國酒文化歷史悠久,無論是節日慶祝、親朋聚會還是社交等都少不了喝酒助興。很多人說喝酒臉紅的人酒量好,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喝酒臉紅的人需要注意些什么?
人喝酒后體內解酒的過程
酒精首先經乙醇脫氫酶催化,變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變成乙酸,乙酸參與到體內的多個代謝途徑中最終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
喝酒后臉紅的原因?
喝酒后臉紅是因為體內的乙醇脫氫酶多,而乙醛脫氫酶少或活性低,使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轉化成乙醛的速度非常快,但乙醛無法及時代謝造成的。因為乙醛具有使血管擴張功能,乙醛堆積在體內使體內血管擴張,表現出臉紅。
喝酒臉紅是身體的警訊!
乙醛代謝能力正常的人,可適量飲酒,酒對其身體傷害較小;乙醛代謝能力低的,由酗酒引起肝臟、心血管疾病可能性較高,這類人飲酒要節制;乙醛代謝能力差的,酗酒發病可能性高,比如沾酒就臉紅、臉白的這類人。喝酒臉紅是身體的重要警訊,如果喝酒馬上臉紅又出現吞咽困難疼痛,或者長期口腔潰瘍無法愈合的癥狀,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而且,喝酒臉紅的人最好不喝或者少喝酒。
?
喝酒臉紅的人,服用這些藥物時需謹慎!
1.服用硝酸甘油可能無效
硝酸甘油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及預防,也可以用來降低血壓或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喝酒臉紅的人體內乙醛脫氫酶2活性一般不高,而乙醛脫氫酶2是人體內催化硝酸甘油生物轉化的主要途徑。所以,喝酒臉紅的人,可能對硝酸甘油抗心絞痛的作用效果不好,甚至無效。
2.飲酒期間應謹慎服用抗生素
服用頭孢類抗生素的患者,在停藥后禁酒時間不能少于7天。此外,如服用鎮靜催眠類、解熱鎮痛類、心血管類等藥品也應該避免飲酒。
3.服用利尿劑會引起低血壓
利尿劑是治療高血壓的基礎藥物。人體中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跟處理酒精有關,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均有擴張血管作用,可增強血管擴張劑的療效,因而,服用噻嗪類等利尿降壓藥時,如果飲酒,會加重體位性低血壓。
?
小酒怡情,多喝傷身,這些“解酒”妙方請收藏!
1.酒后可以喝點蜂蜜。蜂蜜富含維生素,喝蜂蜜水能夠促進代謝,促進腸胃蠕動,進而促進排泄,能一定程度緩解飲酒帶來的不適。
2.飲酒前可吃些點心,比如一小碗粥、幾片面包、一杯麥片等,能緩解酒精對胃黏膜的刺激,稀釋酒精濃度,并提供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利于酒精分解緩解不適。
3.在喝酒過程中喝水也可稀釋酒精在胃里的濃度,促進酒精在尿液的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酒前不應多喝牛奶。因為牛奶富含蛋白質、鈣質,容易刺激胃分泌胃酸,對些些患有胃炎患者,喝了牛奶之后再飲酒反而是火上澆油。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