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愛因斯坦說:“下一次世界大戰將用石頭打仗。”如何理解?
專家解答:
當時核武器已經問世,美蘇又處在高度對抗狀態,大家都認為,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只要打起來,就一定要大量的地毫無保留地使用核武器。核大戰的后果你懂得,雖不至于使人類滅絕,但也足以讓人類積累了幾千年的文明成果大部分毀于一旦,而且還要飽受長期的環境污染以及核冬天的折磨。但是,國家(種群)之間的競爭不會一場核戰爭而消除,原始部落沒有現代武器,但他們依然使用弓箭,石塊,甚至肉搏的方式進行廝殺。經歷了使用核武器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在進行第四次世界大戰時,失去了文明手段的文明人類也只能回歸到原始人的戰爭方式了,即石塊。
這當然是一種夸張的說法,它其實是愛因斯坦對人類,尤其是核大國的一個警示,意在告訴它們,核戰爭是打不得的,一場核戰爭必將把我們打回史前狀態。
在核武器的發展過程中,愛因斯坦是一個重要推手。上世紀30年代,被希特勒極其盟友迫害的猶太科學家紛紛移民美國,他們了解德國在原子能方面的研究,擔心希特勒有朝一日擁有核武器,故請求愛因斯坦利用他的巨大聲望提請羅斯??偨y注意原子能問題,并著手研發原子彈。雖然羅斯福最終啟動“曼哈頓”工程并非是因為愛因斯坦的勸告,但愛因斯坦至少是第一個對羅斯福提出類似建議的人。
愛因斯坦的初衷是美國應該趕在希特勒之前擁有原子彈,瘋狂的希特勒有了原子彈可能就是世界的末日。事實上,外界高估了德國研發核武器的意愿與能力。據說后來聽到原子彈用于日本的消息后,愛因斯坦追悔莫及,痛苦萬分。上世紀50年代,他和其他很多科學家一道,成為堅定的反核人士。1955年,愛因斯坦在著名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上簽名,宣言稱:“有鑒于在未來的世界大戰中核子武器肯定會被運用,而這類武器肯定會對人類的生存產生威脅,我們號召世界各政府公開宣布它們的目的,我們號召,解決它們之間的任何爭執都應該用和平手段?!?/p>
邵永靈,全軍外宣專家,互聯網輿情引導專家,火箭軍研究院一所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多家電臺電視臺軍事評論員,先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獲軍隊院校育才金獎,被評為全軍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全國婦女創先爭優先進個人,著有《戰爭的句號》,《海洋戰國策》,《美國女兵》,《軍事風云錄》,《導彈與現代戰爭》,《戰爭與大國崛起》。在新浪網開設實名微博(進擊的女武神),悟空問答(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進擊的女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