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0日,一顆國際編號為171448的小行星被命名為“谷超豪星”。在命名儀式上,谷超豪勉勵青年學生:“學習一定要打好基礎,學習中要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要學好數學,更要學會如何用數學來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享譽國內外的著名數學家,谷超豪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谷超豪出生于浙江省溫州市,從小就對數學情有獨鐘,那些數字和符號在他眼里美得讓人著迷。小學三年級學除法,1除以3除不盡,無限循環,“0.3,‘3’上面點一點,非同小可,要想一想才能明白。”這一“點”讓他從此與數學結下了緣分。
1943年,他考入浙江大學龍泉分校。1946年,他師從著名數學家蘇步青,開始了研究數學的歷程。因為才華出眾,他被破例允許同時參加兩位名家的課程——蘇步青教授主持的微分幾何專題討論和陳建功教授主持的函數論與傅里葉分析專題討論。從兩位著名數學家那里,谷超豪學到了治學的方法,而且在幾何及分析兩方面打下了扎實的功底。
1956年,正當谷超豪在微分幾何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的時候,他卻敏銳地看到尖端技術發展對數學提出的新要求。為了滿足國家科學事業發展的需要,他毅然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偏微分方程這一新的研究領域中來。
由此,60余年,他在數學的崎嶇山路上行進。從微分幾何到偏微分方程,再從偏微分方程到數學物理,谷超豪的一生嘗盡了數學的深奧和抽象。但自始至終,他從未感到過枯燥,他說自己在其中得到了人生的最大樂趣。學術上的大眼界,來自人生的“大胸懷”。他也曾這樣告誡學生:“做學問就像下棋,要有大眼界,只經營一小塊地盤,容易失去大局。”
除了在數學方面成果顯著,作為教育工作者的他也是碩果累累,培養出一批優秀人才。他教書育人很是認真,也不慕名利,十分尊重學生的學術成果。谷超豪最反對學生叫他“老板”,還曾在一次教師會議上嚴肅指出,“如今研究生教育中,有些教授把學生當成廉價勞動力,學生則稱呼導師為老板,這樣很不好。”在谷超豪眼里,教書育人不是商品買賣,沒有雇傭關系,“選擇做教師,就是選擇了責任和奉獻。”2008年,他被授予“上海教育功臣”榮譽稱號。
2012年,谷超豪去世。回顧他的一生,在學術研究上刻苦勤奮、成就斐然,在教學上師德昭彰、誨人不倦。谷超豪無愧是一代數學大師。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