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湖海對人類、生態、環境的作用是巨大的,那么,在湖泊的種類中,什么是構造湖,它的成因是什么?

湖泊是大陸上比較寬廣的洼地,終年蓄積著停滯或流動緩慢的水體。湖泊在我國各地稱謂不一,一般有陂、池、海、滄、蕩、浜、泊、錯、諾爾等。湖泊與河流比較,湖泊由于水域比較寬廣,換流緩慢,因此湖水運動主要靠風力。湖泊四周受陸地包圍,不與海洋直接發生聯系,流域自然地理條件對湖泊的個性特征和發育演變有深刻的影響。盡管陸地上的湖泊復雜多樣,然而在相似的地質、地理條件下,常呈現許多共性。

湖泊的分類

湖泊有多種分類方法,按成因可分為:構造湖、火山口湖、 冰川湖、堰塞湖、巖溶湖、潟湖、人工湖等;按水源和排水情況分為:排水湖(外流湖)和非排水湖 (內陸湖);按鹽度分為:淡水湖(含鹽度在1.0‰ 以下)、微咸水湖(含鹽度在1.0‰~24.7‰) 和咸水湖(含鹽度在24.7‰以上)。

什么是構造湖?

構造湖指由地殼的構造運動(斷裂、斷層、地塹)所造成的洼陷,積水而成的湖。特點是湖泊的形狀狹長,湖岸平直、湖坡陡峻,深度較大。中國的洱海、青海湖及東非斷裂谷中的坦噶尼喀湖等都是構造湖。其中地塹型構造湖更為多見,它的特征是湖泊平面形態比較簡單,湖岸線比較平直,一般面積和深度較大。第四紀以來形成的構造湖,在伴隨地殼構造運動的過程中,湖底可相對于湖岸發生間歇性下陷,并于湖岸發育有湖岸階地。湖岸階地面之間的高度可大致代表構造湖每次下陷的幅度。發育在今大型活動斷裂帶內的一些構造湖與地震活動有較密切的聯系。如貝加爾湖發育于貝加爾裂谷系中。

構造湖分類

構造湖可以分為:對稱斷陷湖或稱地塹湖;不對稱斷陷湖或稱半地塹湖;對稱凹陷湖;不對稱凹陷湖。也可以按地殼運動的性質分為褶皺湖和斷層湖兩大類。

構造湖的形成原因

1、大地表面,它可能是高山高原,也許是丘陵、平原。

2、地面發生斷裂,沿斷裂方向出現坳陷。

3、坳陷處逐漸儲水,形成湖泊。

4、以云南撫仙湖為例,撫仙湖是晚第三紀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形成的斷陷盆地,積水成湖泊。

湖泊不僅是人類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還為人類提供重要的生物資源和礦產資源。人類開發湖泊可以使其具有防洪、灌溉、航運及發電等綜合經濟效益。因此,人類應該保護好湖泊,讓這一顆顆“寶石”永遠璀璨。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你知道什么是構造湖嗎?

圖文簡介

湖泊是大陸上比較寬廣的洼地,終年蓄積著停滯或流動緩慢的水體。湖泊在我國各地稱謂不一,一般有陂、池、海、滄、蕩、浜、泊、錯、諾爾等。它的成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