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和嫁接技術與自然界中的有性繁殖不同。它們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根、莖、葉進行繁殖,屬于無性繁殖中的營養繁殖。扦插和嫁接技術有何區別?原理是什么?相比有性繁殖它們有什么優勢?
扦插
吊蘭、蘆薈等植物進行有性繁殖十分困難,但選擇扦插的方法進行繁殖卻非常方便。扦插是通過選取植物的根、莖、葉,在一定條件下,將其插入基質中,待其生根,經過人工培育使其發育成為一個完整的新植株。
扦插的關鍵步驟是促進插條生根,目前,莖(插條)是扦插最常用的植物器官。如果我們想要提高扦插植株成活率,一般需要選用去除了一部分葉片,但帶有嫩芽的插條進行扦插,因為去葉可以防止植物蒸騰作用散失更多的水分,利用芽產生的生長素可促進插條生根。同時,也可以人工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插條生根,但應用時需要注意其濃度和處理時間。此外,影響扦插繁殖的因素還有植物種類、扦插時間、插條質量、溫度、濕度等。
根據所用基質不同,扦插可以分為沙土扦插和水培扦插,其中沙土扦插應用較多,但由于水培扦插的優點較多,所以近年來水培扦插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水培扦插是將插條下部放入水中,這有利于觀察生根情況。由于水體表面空氣濕度較大,水培扦插避免了插條上端水分的散失,從而提高了扦插成活率,并且插條在移栽過程中不易傷根,同時,水培扦插清潔衛生,減少了除草、耕作等步驟,并且能夠節約時間和人力。相比沙土扦插,梔子花、無花果、木槿等植物使用水培扦插更易提早生根。
嫁接
嫁接是將一種植物的枝或芽(接穗)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砧木)上,使連接的部分成長為一個完整的植株。為確保接穗成活,我們在嫁接時,需要讓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根據所選的接穗不同,嫁接的方式也分為枝接和芽接。
比如,山杏根系發達、適應性強、生態效益顯著,但果實卻皮薄、仁小、經濟效益差。如果我們想要使得山杏結出美味的紅杏,可以將紅杏的枝或芽接在山杏的莖上,當接穗長成枝條并開花結果時,我們就可以品嘗到美味的紅杏。實際上,該技術保持了提供接穗的紅杏植物的優良性狀,當然也離不開砧木為其提供水分、無機鹽及支持作用。
我們在進行嫁接時需要選擇無病蟲害的健壯枝或芽做接穗,這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嫁接時期,山杏在春夏秋季節均可進行芽接,但需要注意,在炎熱的雨季進行芽接,其接口處易發生流膠,使得愈合狀況較差,降低嫁接成活率,因此,我們需避開雨季進行芽接。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可以看出扦插和嫁接這兩種無性繁殖方式除了原理、具體的操作步驟不同之外,扦插方式培養出的植物性狀與插穗的植株基本相似,而嫁接方式培養出的植株是接穗和砧木融為一體而形成的,砧木部分保留原有植株的性狀,但由接穗發育成的植株部位的性狀與提供接穗的植株是相似的,成語“移花接木”便是這個意思。
通過扦插、嫁接等無性繁殖技術所培育出來的苗木基本上能夠保持母本的遺傳特性,具有操作簡單、效率高、成本低、繁殖快等優點,是植物良種繁育的重要技術。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