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軍事比賽-2018”坦克大賽于俄羅斯莫斯科郊外舉行。與外界期待有所出入的是,俄羅斯并沒有派出其最新型主戰坦克T-14參賽。除了中國隊自備96B主戰坦克外,其它參賽隊伍均使用俄羅斯提供的T-72B3主戰坦克參賽。或許這意味著,俄陸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是以T-72主戰坦克為主,T-14的大規模裝備依舊長路漫漫。

  從近日俄羅斯副總理尤里.鮑里索夫的表態也可一探究竟。鮑里索夫對媒體表示,由于造價高昂,俄軍沒必要大規模列裝T-14“阿瑪塔”主戰坦克,而應該把這些經費用來升級現役的T-72、T-80和T-90主戰坦克。況且,T-72和T-90主戰坦克在十多個國家服役,繼續升級有利于進一步的出口。顯然,“第四代”主戰坦克T-14已經成為俄羅斯陸軍版的S-57,只為保持一定的技術優勢而研制,沒有資金來大量生產。

長期以來,俄羅斯(蘇聯)擁有研制顛覆性坦克的傳統,如T-34、T-64主戰坦克。尤其是T-64主戰坦克,幾乎主導了此后數十年世界坦克的發展趨勢,蘇聯在此基礎上相繼推出了T-72、T-80主戰坦克,至今縱橫全球軍火市場。隨著冷戰的結束和蘇聯的解體,一支鋼鐵洪流主宰的紅色幽靈早已過去,但俄羅斯繼續開發新的坦克,力求主導第四代坦克的標準。

圖為T-14主戰坦克在2015年參加紅場閱兵式

  在第四代坦克T-95(代號195工程)下馬后,俄羅斯開始著手T-14新型主戰坦克的研制。2009年,俄烏拉爾研發與生產公司開始了“阿瑪塔”(Armata)重型履帶通用平臺的前期研究。2010年,設計師安德烈.連多維奇.捷爾利科夫提交首個設計方案。2012年,俄政府正式批準T-14坦克項目。2013年,T-14主戰坦克的第一輛原型車下線,同年首次曝光于俄羅斯下塔吉爾舉行的武器展上。2015年,T-14主戰坦克亮相于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引起了各國軍事專家的廣泛關注。難道俄羅斯又拿出了一款顛覆性的坦克,打開了第四代坦克的大門?

  說T-14是第四代坦克有點言過其實,但對于俄羅斯T系列坦克來說,T-14確實走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在蘇聯時期,坦克相對簡單,追求堅固且大量生產。蘇聯不太在意從質量上與西方坦克進行一對一的匹配,而是采用絕對數量壓倒對手,人員的生存也是次要問題。當然,這跟蘇軍在二戰中與德軍坦克集團的交手有很大關系。從各方面來看,T-14已與俄羅斯傳統的坦克設計背道而馳,更加注重質量以及人員的生存。下面我們就具體看一下T-14坦克的特點。

圖為T-14主戰坦克的無人炮塔與人員分布

  T-14主戰坦克的最大特點就是首次采用了無人炮塔設計,三名人員(車長、駕駛員、炮手)集中于車體前部。無人炮塔的優點是乘員艙與彈藥在物理上是分開的,炮塔的受彈面積變小,防護能力增強。不過,T-14坦克的自動裝彈機比較傳統,基本延續了T-64的轉盤型自動裝彈機。雖然無人炮塔提供了更大的人員生存能力,但它也有一些缺點,即人員必須完全依靠傳感器來進行態勢感知和定位。這通常不是一個缺點,但如果坦克的電子系統被摧毀,這就是一個大問題。

  鑒于俄羅斯T-72經常被掀炮塔的慘痛教訓,T-14采用了分隔獨立的設計,有效增加了裝甲防護空間。在被擊中后,不易引發連鎖反應,人員生存幾率增加。總而言之,T-14的無人炮塔及模塊化設計對第四代坦克的出現具有指導意義。可以預見,無人化、智能化將是未來坦克的發展趨勢。

  如果僅從一款坦克的特色來評價其性能,難免管中窺豹。我們還是從一些傳統的方面來看一看T-14坦克。T-14主戰坦克車體長度達8.7米(不含主炮前向),寬3.6米,高3.3米,全重55噸(最大戰斗全重65噸)。所以從外形上看,T-14明顯比T-90大。但是,較之于傳統的俄制坦克其機動性與敏捷性有明顯提升。

圖為T-14主戰坦克在進行機動

  在動力系統上,T-14主戰坦克安裝了全新研制的X型12缸柴油渦輪增壓發動機,功率可達1500馬力。這種X-12系列A-85-3A發動機告別了傳統的B2系列柴油機,算是俄羅斯在柴油發動機上的一個突破,基本可以與西方并駕齊驅。與T-90相比,進行同等加速時,T-14更加平穩,排煙量小,發動機的聲音也更小。有了強大的發動機后,T-14主戰坦克在山地的速度可達70千米/小時(高速路上可達80至90千米/小時)。從這個指標上來看,A-85-3A發動機性能優異,但仍需要提高可靠性。

  此外,T-14主戰坦克告別沿用了50多年的125毫米2A46系列滑膛炮,裝備了新型的125毫米2A82型滑膛炮。該型火炮的彈藥基數為45發,其中的22發存放在自動裝彈機上。根據最新的消息,俄羅斯很有可能在T-14坦克上安裝新研發的152毫米火炮。T-14的火控系統有所進步,但距離中美等國還有一段差距。由于在車體和炮塔的連接部位至少有五個發射器,基本做到了360度范圍內的車體保護,主動防御能力明顯提高。

  從上述分析來看,T-14主戰坦克是一款優秀的坦克,是俄制坦克的突破。說它是俄羅斯的第四代坦克沒問題,但真正的第四代坦克是什么樣子,爭論還很多。與戰斗機不同,坦克的研發似乎陷入了停滯,或許與陸軍地位的下降有關。在形勢不明朗的背景下,俄羅斯選擇適量生產T-14主戰坦克也是比較明智的。升級型的T-72B3等主戰坦克性能上與M1A2、豹2A4以及勒克萊爾等主戰坦克基本處于同一水平線上,加之數量優勢,俄軍并不吃虧。(俄陸軍現役主戰坦克以T-72B3為主,數量達1900輛,另有7000輛封存備用。)

  總之,如果T-14主戰坦克想要成為一款革命性的坦克,接續T-34及T-64的光輝,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軍備世界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揭秘俄羅斯“第四代”主戰坦克:T-14

圖文簡介

日前,“國際軍事比賽-2018”坦克大賽于俄羅斯莫斯科郊外舉行。與外界期待有所出入的是,俄羅斯并沒有派出其最新型主戰坦克T-14參賽。除了中國隊自備96B主戰坦克外,其它參賽隊伍均使用俄羅斯提供的T-72B3主戰坦克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