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游玩能讓人身心放松,從工作學習壓力中解脫出來。出游前應該做好藥品的儲備,防“患”于未然。根據旅行中常遇見的問題,我們來了解一下出游有哪些注意事項。
首先,對于暈車的人來說,路途乘車的過程非常煎熬,有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可以應對。預先準備創可貼,將創可貼中部吸收墊貼敷于臍部(神闕穴)可以緩解暈動癥。但如果情況較為特殊,可以選擇服用暈車藥。
另外,節假日出游特點是人員密集,安全衛生問題尤為突出。其一,人員密集造成場所空氣不流通,潮濕和通風不暢是各種傳染病高發的主要原因。除了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場所外,我們可以佩戴口罩,勤洗手,準備一些防治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簡稱流感)的藥物。
張云曦 繪
流感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周身酸痛、咳痰及頭痛,對于頭痛、發燒引起的不適,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物緩解治療癥狀,但布洛芬對人體腸道有刺激性,有胃潰瘍或胃黏膜損傷的人應當注意不宜使用。
其次,如果飲食衛生不合標準,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腹瀉、嘔吐、發熱等消化系統疾病,甚至感染幽門螺桿菌。飲食無小事,外出應當避免直接飲用沒有經過高溫滅菌的生水,盡量選擇環境整潔的餐館,避免空腹吃生冷食物刺激胃黏膜。如果遇到因進食導致消化不良,可以備用鋁碳酸鎂片、西咪替丁、復方消化酶、益生菌制劑等藥物緩解腸胃不適;如出現腹瀉等癥狀,可以選擇服用顛茄磺芐啶片,但情節嚴重時要立即選擇就醫。
當然,出行自然不可缺少外傷用藥。比如,常用的醫用碘伏,適用于較為淺小的傷口殺菌消毒;創可貼可以有很多種妙用,用來壓迫止血、保護傷口不被異物感染,但應當注意避免沾水,另外,長時間使用創可貼會因透氣性問題,不利于傷口愈合,尤其在氣溫較高時還會導致傷口厭氧菌無氧呼吸,出現化膿,所以,應當及時更換創可貼,注意觀察傷口情況,條件允許時盡量讓傷口暴露在空氣中;紅霉素是細菌性感染外用的非處方抗生素,在皮膚創傷修復、抗菌感染方面應用廣泛。但是,如果在野外產生創口,或者被金屬刺傷,傷口較深,需謹慎破傷風桿菌的感染,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維生素C是當今家庭常備藥物,應用廣泛。臨床上,它可以增強免疫力,促進鈣鐵吸收、膽固醇排泄,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有抗氧自由基和抗氧化等作用。適量服用維生素C有益于機體的新陳代謝、預防感冒、美化皮膚等。但維生素C做藥品服用不可濫用,否則會導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外出游玩,我們還有很多可常備的藥物,但處方藥物一定要謹慎使用,遵循醫囑;非處方藥物使用也應當謹遵說明書用法用量。特別需要提醒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病史的人以及一些老年人,自身的常用藥物一定要隨身攜帶,以應對突發狀況。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