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高原由地殼斷裂、隆升和熔巖堆積而成,是典型的熔巖臺地。這里分布著許多熄火山,其中西部的達尚峰海拔4620米,是埃塞俄比亞高原的最高峰,也是許多河流的發源地。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的主要支流青尼羅河的源頭塔納湖就孕育于此。這里的農業歷史悠久,作為非洲重要的農業區,埃塞俄比亞高原的作物種類多,牲畜數量大。
海拔3000多米的埃塞俄比亞高原,每年7月播種苔麩,11月就能收獲這種植株似小麥、種粒比芝麻還小的糧食了。苔麩雖然生長速度快,但產量非常低。苔麩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富含氨基酸、蛋白質、各種微量元素、植物纖維,鐵含量是小麥的兩倍,鈣含量甚至比牛奶還高。不只苔麩,這里還有努格(油菊)、葛須等作物,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還是咖啡的原產地。據國外古史籍記載,大約在公元850年前后,非洲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區有一位牧羊人最早發現了咖啡,由于這種能使人精神振奮的野果子產于埃塞俄比亞的Kaffa地區,故在15~16世紀被非洲的英國殖民者取名為Coffee。因此,咖啡成為埃塞俄比亞高原獻給世界最珍貴的禮物。
埃塞俄比亞高原還擁有發達的畜牧業和旅游業。埃塞俄比亞的國土面積有三分之二都是高原。埃塞俄比亞是畜牧業大國,適牧地占國土一半多。牲畜存欄總數居非洲之首、世界第十,其中牛3500萬頭、綿羊2100萬只、山羊1680萬只、駱駝100萬頭。另外,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勢各異、風景如畫,旅游資源豐富,文物古跡及野生動物公園較多,因此旅游業十分發達。
埃塞俄比亞高原像一顆明珠,閃耀在廣袤的非洲大陸,散發著無與倫比的光芒。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