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暑期已經過半。放假了,難免要出去玩樂一番,但面對炎熱天氣,在戶外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盡可能避免中暑。

中暑的分類

中暑,是指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或在炎熱環境中進行體力活動或工作時引起機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的一種疾病,以高熱、皮膚干燥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為主要特征。

根據我國《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中相關說明,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以及重癥中暑三類。其中,先兆中暑患者表現為口渴、頭痛、頭昏、多汗、虛弱、惡心及嘔吐等癥狀;輕癥中暑除先兆中暑的癥狀加重外,患者會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加快、體溫升高至38.5℃以上等表現;重癥中暑可分為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型:熱射病亦稱中暑性高熱,患者在高溫環境中突然發病,體溫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繼之“無汗”;熱痙攣主要表現為明顯的肌痙攣,伴有收縮痛,患者意識清醒,體溫一般正常;熱衰竭表現與先兆中暑相似,主要為頭昏、頭痛、多汗、惡心、嘔吐等,繼而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心律紊亂,嚴重時可致脫水。

中暑的防治

為了防止中暑,夏季出門時一定不要在戶外長時間停留,避免在太陽下暴曬,并及時補充水分。如果周圍人不慎中暑,可以按以下方法進行急救:

1、將患者轉移到清涼處:當有人中暑時,應迅速將其搬離高溫場所,讓患者平躺,解開上衣的幾粒扣子,有利于患者身體向外散熱;

2、給患者降溫:用濕毛巾捂住患者額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借助酒精、冰水或冷水為患者擦拭身體加速降溫,也可用電風扇吹風加快散熱。但要注意這些措施應適當,避免造成患者著涼感冒;

3、為患者補充水分:患者清醒時,應及時讓其補充水分,可以選擇含少量鹽分的清涼飲料,但要注意避免一次補充大量水分,否則很可能引起腹痛、惡心等不適癥狀;不宜選擇咖啡、碳酸飲料等飲品;

4、撥打120急救電話:對于一些已經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癥狀的患者,一定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急救。在等待救護車時,應使患者平躺,保證呼吸的暢通。

暑期為不少學生和家長提供了出門游玩或旅游的好機會,一些景點免不了有大量的游客,炎熱的天氣再加上游客眾多導致空氣不流通,很容易引起中暑。因此,在進行戶外活動時,一定要及時補充水分,避免長時間處在炎熱環境中,身體感覺不適時應盡快轉移到陰涼處,防止中暑情況的發生和惡化。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暑期游玩,當心中暑

圖文簡介

在戶外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盡可能避免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