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協調人與生物圈,保護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45周年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成立40周年大會在京舉辦,“協調人與生物圈 保護生命共同體”展覽同期舉行,展示中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發展現狀。活動期間,九寨溝管理局局長趙德猛接受采訪,講述九寨溝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發展。
新華網:九寨溝生物圈保護區有哪些重要自然資源?
趙德猛:九寨溝于1997年12月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保護區面積達72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和植被覆蓋率分別達到63.5%和85.5%,環境質量始終維持在國家一級標準以內。既是以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及其自然生態環境為保護對象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又是以高山湖泊群、瀑布群和鈣華灘流為主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素有“人間仙境”、“童話世界”的美譽。
新華網:近年來,九寨溝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怎樣的進展?
趙德猛:之前九寨溝的保護機構相對欠缺,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加強了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對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的變化進行了實時監測和深入研究,從保護區的管理機構,到基層的監測、觀測站,到專業隊伍的建設等各個方面進行提升,形成了全天候的保護體系。在各種機制的促進下,保護成效明顯,生物物種的數據采集資料顯示,近幾年動植物的情況持續保持良好狀態,其生存環境也得到了有效保護,目前我們的植被覆蓋率達到85.5%。
新華網: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對九寨溝保護區提供了哪些幫助,未來您期待九寨溝保護區有怎樣的發展?
趙德猛:九寨溝保護區在發展過程中,受益于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他們在保護的基礎工作、技術支撐、能力建設等方面提供了眾多資源。同時,也為九寨溝保護區下一步的長遠發展提出了很多規劃建議,這些建議已經納入到我們今后的工作布局之中。我們希望利用生物圈保護區的平臺,通過與各方的經驗共享、合作,把九寨溝保護區的發展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