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Zero601(軍事作者)

  策劃:畢孝斌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在現代戰爭中,處于守勢的一方為了對抗敵方裝甲部隊的進攻,往往會在陣地前方或者交通要道上埋設大量反坦克地雷。全身披掛重甲的坦克雖然具有強大的防御能力,但它的底部卻是防御的弱點之一。坦克壓上反坦克地雷,即使車內的人員未受太大的損傷,可履帶和底盤行走部分卻容易被地雷炸壞,這極大地影響了裝甲部隊進攻和突破敵方防線時的速度。為了對付戰場上出現的各式各樣的反坦克地雷,各國軍隊開始研制專門的掃雷戰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軍隊利用“謝爾曼”和“瑪蒂爾達”等各種型號的坦克進行改造,在坦克前方安裝了外形像連枷一樣的打擊式機械掃雷具,通過滾筒上高速旋轉的鐵鏈打擊地面,引爆反坦克地雷。英軍的“掃雷謝爾曼“表現出色,在諾曼底登陸戰中充當了掃雷先鋒,為后續登陸的盟軍裝甲部隊打開了安全的進攻通道。

諾曼底登陸戰中的英軍“掃雷謝爾曼”

  而美軍和蘇軍則是嘗試在“謝爾曼”和T-34坦克前方加裝滾壓式掃雷具,像壓路機一樣把前進路上的地雷壓爆。這種滾壓式掃雷具在戰后得到改進,在美、蘇等國的主戰坦克上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一旦有需要,充當開路先鋒的坦克就可以安裝掃雷滾套件,帶領裝甲部隊快速穿越雷區。

美軍在二戰中使用謝爾曼坦克加裝重型滾壓式掃雷具的T1E3掃雷坦克

在美軍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上安裝的掃雷滾套件

  掃雷滾雖然在野戰環境下擁有出色的掃雷性能,但它們在對付埋藏較深、觸發壓力較大的反坦克地雷時就顯得吃力一些。為此,安裝有掃雷犁和掃雷鏟的掃雷坦克和其他戰斗工程車輛開始登上舞臺。操作手將掃雷鏟扎入車輛前方一定深度的土里,將前進路線上的反坦克地雷鏟起,然后由向側后方傾斜的擋板推出車輛的行駛范圍。

安裝掃雷鏟的美軍M1A2坦克

  除了運用掃雷滾和掃雷鏟等機械式掃雷具的掃雷戰車以外,還有一種更為“暴力”的掃雷戰車,那就是爆破式掃雷車。美軍的M58式爆破掃雷車就屬于此類,在執行掃雷任務時,爆破式掃雷車會向前方的雷場發射牽引有一長串爆破索的火箭,火箭和爆破索在車前200至400米的距離上落地,隨后由操作手將爆破索引爆,這樣就能在雷場上以極快的速度開辟出一條前進通道了。

發射火箭爆破索的M58爆破掃雷車

爆破索在雷場中炸開的瞬間

  在現代戰場上,遙控引爆的地雷和爆炸裝置也越來越多,為了反制這些無線電遙控引爆的地雷,各國也開始給自己的掃雷戰車安裝電磁干擾裝置,通過機械式掃雷具和電磁干擾裝置搭配工作,使戰場掃雷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安裝有電磁干擾裝置的俄軍BMR-3M掃雷車

  隨著軍用機器人的快速發展,美俄等國都相繼開發了自己的掃雷機器人/無人掃雷戰車。相對于有人操作的掃雷戰車,無人掃雷戰車更適合排除戰場上大裝藥的反坦克地雷或其他爆炸裝置。

美軍的M160無人掃雷戰車

俄軍的“烏拉爾”-6無人掃雷戰車

  反坦克地雷和掃雷戰車的戰斗,已經持續了數十年之久。隨著軍事科技的不斷發展,這對“矛和盾”的故事想必還會繼續進行下去。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戰場上的掃雷戰車

1

圖文簡介

坦克壓上反坦克地雷,即使車內的人員未受太大的損傷,可履帶和底盤行走部分卻容易被地雷炸壞,這極大地影響了裝甲部隊進攻和突破敵方防線時的速度。為了對付戰場上出現的各式各樣的反坦克地雷,各國軍隊開始研制專門的掃雷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