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法稱,加長過濾嘴的“安全香煙”、低焦油含量的香煙、淡味香煙能夠降低對人體的危害,事實是這樣嗎?
“低焦油含量可以降低危害”這一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醫學研究表明,吸低焦油香煙時,人們往往會把煙霧吸入到肺部深處,反而會提升患肺癌的幾率。因此,選擇吸低焦油含量的香煙有點自欺欺人的意味,并沒有減小危害。至于淡味香煙,其粒子相較于普通香煙要小許多,粒子小則更容易進入人的肺葉,可以想象,其危害性是不會小于普通香煙的。
香煙燃燒時能產生4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包括一氧化碳、焦油、尼古丁等致癌物。而電子煙只能加長過濾嘴,降低焦油含量,并不會減少致癌物如醛類、有機磷、多環芳烴、重金屬元素等的產生。不僅如此,過濾嘴加長會導致香煙燃燒不完全,以致一氧化碳含量升高,反而會加大威脅。
吸煙是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種疾患的重要致病因素。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各種與吸煙相關的慢性病發病率在攀升,二手煙含的有害物質往往比主流煙還要多。人們為吸煙付出的健康代十分沉重。“低焦油,低危害”是煙草企業誤導消費者的手段。臨床流行病學研究的結果證實:選擇低焦油品牌的吸煙者,其煙草的風險并沒有下降。標識“淡味”和“低焦油”的卷煙沒有實質性的降低吸煙者患病的風險。
香煙的“降焦減害”是無效的,世界上是沒有安全香煙的,哪怕只吸煙一支也會有損于身體健康,低焦油不代表低危害。只有戒煙才是降低患病概率的根本辦法,吸煙有害健康,并不止是一個口號。
而認為可以用于戒煙和替代香煙的電子煙出現,也一直存在爭議。電子煙是一種模仿卷煙的電子產品,有著與卷煙一樣的外觀、煙霧、味道和感覺,通過發熱絲將煙油霧化成氣不經過燃燒,沒有焦油、一氧化碳、亞硝酸等有毒物質,同時也不會大量產生對周圍人群影響比較大的“二手煙”。
不過,學術界和各國衛生機構對電子煙的看法卻各有不同。美國政府2016年的一份報告認為,年輕人使用電子煙已成為美國的“公共衛生威脅”。一項發表在《歐洲呼吸雜志》上的調查電子煙“蒸汽”效應的新研究還表明,長期使用蒸汽電子煙可能會使人們更容易感染包括肺炎在內的細菌性肺部感染——這將成為電子煙帶來的一種新的有害影響。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