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世界上首例“試管山羊”順利誕生,轟動了國際學術界。“試管山羊”的育成,將國際胚胎工程技術向前大大推進了一步,展現了家畜改良的美好前景。這位“試管山羊”培育者被譽為“世界試管山羊之父”,他就是中國學者——旭日干。

1982年4月,國家公派旭日干赴日本深造,專攻家畜繁殖生物學。當時,哺乳動物體外受精屬于世界性的重大課題,盡管上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先后育成了“試管兔”和“試管嬰兒”,但在畜牧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家畜羊的體外受精試驗,卻一直沒有獲得成功,關鍵技術難以突破。

立志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成果為祖國畜牧業發展作出貢獻的旭日干決心知難而進,開始專攻“山羊、綿羊體外受精”重大課題。在日本,旭日干的生活學習每天都是兩點一線——從宿舍到實驗室。在兩年700多個日日夜夜里,他每天工作13至17小時,用廢寢忘食來形容也毫不夸張,因為他要把對所有前人的牛羊體外受精試驗方法和相關資料進行系統研究分析,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常人難以想象。最終,他以堅實的專業理論功底,經過數百次的實驗研究,提出了山羊、綿羊精子藥物誘導獲能新方法,并用于山羊體外受精試驗,1984年3月9日,世界上首例“試管山羊”順利誕生。

1985年,旭日干回國后主持創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物高科技研究基地——內蒙古大學實驗動物研究中心,在國內率先開展了以牛、羊體外受精為中心的家畜生殖生物學及生物技術的研究。1989年,他帶領團隊成功地培育出我國首批“試管綿羊”和“試管牛”,并創造性地提出牛、羊“試管胚”工廠化生產和規模化移植的一整套技術路線,進行了中試開發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并于2001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深入進行家畜體細胞克隆與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培育出了一批體細胞克隆牛、克隆羊和轉基因牛、羊,為提升我國養殖業科技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5年12月24日,旭日干與世長辭,享年75歲。但這位一生行走在生命科學領域的耕耘者,已經化作一座豐碑,屹立在生命的長河中。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試管山羊之父”——旭日干

圖文簡介

1984年3月,世界上首例“試管山羊”順利誕生,轟動了國際學術界。“試管山羊”的育成,將國際胚胎工程技術向前大大推進了一步,展現了家畜改良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