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謝武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網友提問:航空母艦體型龐大、移動較慢,在海戰中怎么確保生存?

  專家解答:

  航空母艦是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并為其提供海上活動基地的大型水面艦,簡稱航母,廣義上也包括直升機航母。航母體型非常龐大,滿載排水量最大可達10萬噸以上,主尺寸長100-300米左右,寬30-40米左右。然而,航空母艦的航速并不快,一般只有幾十節,如現役的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航速為30節(約合55千米/小時)。因此,像航母這么龐大的目標無疑是巨無霸型的“海上活靶標”。

  正鑒于此,航母的自身防衛顯得尤為重要。一般來講,航母主要從兩個方面加強自身防衛。一方面,就是在艦上裝備各種防御性武器,如俄羅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裝備了SS-N-19反艦導彈,備彈12枚,只需要一枚就可以將其他航空母艦擊沉;此外,該航母還裝備了大量SS-N-9艦空導彈、彈炮結合防空系統,對來犯的空襲目標(如飛機、巡航導彈等)實施自衛式防御。

  另一方面,就是以航空母艦為中心,加上主力水面艦、攻擊型潛艇和支援艦組成海軍艦艇作戰編隊,俗稱“航母戰斗群”。美國是建設和運用航母戰斗群最為成熟的國家。按照編配的航母數量,可分為單航母戰斗群、雙航母戰斗群、三航母戰斗群。每個航母戰斗群利用防空巡洋艦和驅逐艦、反潛驅逐艦和護衛艦、攻擊型核潛艇分別執行防空、反潛、反艦任務,對航母起到層層保護的作用。當然,戰斗群中的航母本身也裝備了防御性武器,如艦空導彈、“密集陣”近程防空系統及電子對抗系統等,對航母起到“貼身護衛”的作用。

  基于上述防護措施,現代化的航母在實戰中近乎難以被攻克。但是,也不是說航母就無懈可擊,如目前有些國家正在研發具有機動變軌能力的彈道導彈,專門用于對付航母,這種導彈探測、跟蹤、攔截難度大,為航母的自身防御提出嚴峻挑戰。

  專家介紹:謝武,原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軍事刊物主編,畢業于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曾在軍中服役20余年,現為某軍工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項目總師,在多家網絡媒體發表文章百余篇,并創辦了“謝武軍事”公眾號,文筆生動,涉獵廣泛,擁有較高的關注度和點擊量。

航空母艦體型龐大、移動較慢,在海戰中怎么確保生存?

圖文簡介

航空母艦是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并為其提供海上活動基地的大型水面艦,簡稱航母,廣義上也包括直升機航母。航母體型非常龐大,滿載排水量最大可達10萬噸以上,主尺寸長100-300米左右,寬30-40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