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策劃:宋雅娟

   制作:龍貓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今年6月3日,印度自行研制的烈火-5型進行了第六次試射,并取得了成功。烈火-5型彈道導彈是印度獨立開發的“烈火”系列彈道導彈中射程最遠的,而且該導彈六次試射全部成功,其可靠性完全顛覆了我們以往對印度自研武器的認知。

?在1962年的邊境沖突中落敗的印度,一直把我國作為其潛在的對手和趕超的目標。特別是在我國相繼研究出原子彈、氫彈和洲際導彈之后,印度也不甘示弱的在1970年代啟動了自己的導彈研究計劃。而印度彈道導彈的研究成果,就是如今枝繁葉茂的“烈火”導彈家族。

?在印度的“烈火”導彈家族中,烈火-5型遠程導彈,絕對是個“大個子”。烈火-5型遠程導彈采用三級固體火箭設計,長17米,直徑2米,導彈全重超過50噸,最大射程達5000公里,最大載荷1000公斤,可以攜帶一枚2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目前印度正在為烈火-5開發分導式核彈頭。

?印度烈火-5導彈采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而此前印度公開的其他烈火系列導彈均使用液體推進劑,戰術靈活性遠不能和烈火-5相比。目前,印度的烈火家族其他三個主要成員分別是:射程750公里的“烈火-1”型導彈;射程1500公里的“烈火-2”型導彈;射程2500公里的“烈火-3”型導彈;它們已經足夠將巴基斯坦全境納入打擊范圍,但印度要對中國全境實現戰略威懾,就要“烈火-5”這樣的遠程彈道導彈。據印度媒體報道,“烈火-5”彈道導彈還是印度武器庫中首款公路機動導彈,這將極大擴展導彈的打擊范圍。報道說,由于可通過公路運送到印度境內不同地點發射,除北美和南美外,“烈火-5”彈道導彈將可鎖定各大洲目標。

?由于烈火-5型導彈表現出色,且性能遠優于印度其他型號的彈道導彈,所以印度媒體特別樂于把烈火-5拿出來和我國的DF-31相比并論,加以比較。但是,我國有關軍事專家曾經對媒體表示稱,烈火-5型導彈和中國的戰略導彈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首先,印度媒體把烈火-5稱為“洲際導彈”,而事實是,按照國際慣例,射程超過8000公里才能叫“戰略導彈”,射程5000公里的烈火-5顯然有些差強人意。而我國DF-31導彈的最大射程已經超過8000公里,最新改進版DF-31AG型射程更突破11000公里。

?其次,從技術角度來看,烈火-5彈道導彈并不先進,50噸的發射重量,最大射程卻只有5000公里,這說明“烈火-5”在殼體材料、固體推進劑、彈載設備小型化技術等方面距離世界先進水平差距還很大。例如,俄羅斯的白楊-M洲際導彈,重量為47.2噸,射程達到11500公里。而“烈火-5”的飛行能力還不到“白楊-M”的一半,自重卻比“白楊-M”重了近3噸。

?第三,盡管印度媒體一再報道烈火-5型導彈可以“公路機動發射”。但是,烈火-5迄今為止沒有進行過公路機動發射測試,僅進行過鐵路機動發射。特別是,據印度媒體報道,該導彈從開始起豎到最終發射時間間隔長達48小時。可以說,印度連固體燃料彈道導彈的最大優勢——發射準備時間短都沒能做到。而我國的DF-31導彈,除了可以完全的公路機動外,從停車、豎起導彈完成發射準備,總共僅需要不到8分鐘!

?其他有關現代先進彈道導彈的機動變軌技術、彈頭再入大氣層突防技術、水漂彈技術、彈道導彈多彈頭分導技術、末段修正技術、快速發射技術……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對于印度而言,都還是完全的空白。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說,印度烈火-5導彈都完敗于我國DF-31,從純技術角度說,烈火-5大概和我國DF-4性能差不多。

?回顧印度“烈火-5”的15年發展歷程,我們應該看到該國在彈道導彈技術尤其是中遠程彈道導彈技術水平在逐步提升,而且從他們雄心勃勃發展運用多樣化彈道導彈發射載具平臺的相關計劃上看,還是相當努力的。盡管和我國20年前就量產裝備的DF-31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是,就目前來說,“烈火-5”已經是印度彈道導彈武器中最先進、射程最遠的一款導彈了。

另類的印度裝備,烈火-5型遠程導彈

圖文簡介

今年6月3日,印度自行研制的烈火-5型進行了第六次試射,并取得了成功。烈火-5型彈道導彈是印度獨立開發的“烈火”系列彈道導彈中射程最遠的,而且該導彈六次試射全部成功,其可靠性完全顛覆了我們以往對印度自研武器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