皚皚雪山,巍巍冰峰,茫茫雪原……在我國美麗廣袤的大西部,存在著大片終年被冰雪覆蓋的苦寒之境——冰川。
在世人眼中,冰川,是凈土、似仙境,但在研究者眼中,則是充滿著危險與未知的極寒之地。然而,在祖國大西北,有一群人默默揮灑著自己的青春與汗水,傾盡畢生的心血與熱情溫暖著在旁人眼中遙遠寒冷的“冰川”。中國科學院院士施雅風就是其中的先驅者之一。
1958年6月,施雅風組隊并建立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支高山冰雪利用考察隊。1958年7月1日,施雅風和團隊考察發現了中國人發現的第一條冰川,并將其命名為“七一冰川”,“這是中國人自己發現并命名的第一條冰川,是中國冰川科學的奠基石。”施雅風說。
初戰告捷,施雅風馬不停蹄地指揮考察隊兵分七路,考察了10個冰川分布區。他們統計了32條冰川群,125個冰川組,941條小冰川,描繪和計算了冰川的形態和儲水量,在施雅風的主持下撰寫了考察報告。1959年初,《祁連山現代冰川考察報告》一書出版了,這部43.6萬字的考察報告是我國冰川學第一部區域性考察書籍,成為中國冰川的一個里程碑。
在施雅風的帶領下,經過多年籌備,1965年,我國第一個冰川研究單位———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成立。其后,他先后組織和領導了祁連山冰雪水資源利用、河西水土資源合理利用以及甘肅工礦和交通泥石流防治等一系列具有開創性和基礎性的研究工作,不僅推動了我國寒區水文和干旱區水資源學科的發展,而且為甘肅泥石流災害防治和河西商品糧基地建設提供了重要決策依據。時至今日,我國寒區、旱區科學研究的許多“第一”均與甘肅有關。如今的蘭州已成為中國地球科學研究的三大基地和國際冰川凍土研究中心之一。
作為我國冰川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者,施雅風將其畢生的心血都傾注在了他所鐘愛的冰川事業當中,在近半個世紀中,施雅風的足跡踏遍了祁連山、天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等地。
2011年2月13日在江蘇逝世,享年93歲。“冰川事業是一項豪邁的事業,是勇敢者的事業。”施雅風一生情系冰川,數十年持之以恒,創造出一項又一項優秀成果。曾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200多篇,主編出版專著20余部;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二、三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香港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中國地理學會地理科學成就獎,甘肅省科技功臣獎等,為我國冰川科學研究做出卓越貢獻。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