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愛爾蘭,我們的眼前不禁浮現出一片優美柔和的西歐田園風光,那里的土地地形舒緩平坦,田野、小山、湖泊和溪流點綴其中。然而,四周環列的濱海山地卻是一片截然不同的風景,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克萊爾郡海岸的莫赫陡崖,它險峻挺拔,與優美的盆地地貌形成了極為尖銳的反差,黑乎乎的峭壁猶如巨獸張開大嘴顯露出的獠牙,猙獰地排列在大西洋的波濤之中,令人望而生畏。

莫赫懸崖顯現出密密的層次,仿佛是一部擺放在大洋邊上的千古巨書。雨水的浸透松動了峭壁頂部的土壤,海風里的鹽分腐蝕了壁面,因此,前來觀賞的游客有時能聽到巖壁剝落墜入海里的聲音,墜落的巖壁激起一排排浪花,令人心神激蕩。

那么,莫赫陡崖是怎么形成的呢?原來,由無數細小海洋生物的骨骼堆積而成的陡崖灰巖基底是在3億年前堆疊起來的,隨著歲月的前行,又漸漸覆蓋上沉積在海水中的砂巖和頁巖,多次的大陸移動把沉積物逐漸推上表層,最終堆積成高出海平面200多米的海岸高崖。同時,大西洋的狂風巨浪一次次洶涌而來,猛烈地撞擊在峭壁上,巨大的動力將巖壁慢慢磨礪、削平,便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陡峭崖壁。

莫赫陡崖的東北方有一片荒涼之地,是巨大的灰巖地帶,灰巖成皺褶狀階地,向上爬升至埃爾瓦山。在這片灰巖上,交錯的裂縫組成格子圖案,生長著許多種植物。這些植物奇跡般地在這一小塊一小塊土壤中扎根生長,使這片階地成為植物熱愛者的天堂。溫和潮濕的氣候和巖石的庇護,使地中海植物和高山植物在此茁壯生長。初夏時分,巖面顯得生機勃勃,老鸛草和春龍膽等把它點綴得多姿多彩。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臨海而立,萬年不倒——神秘的莫赫陡崖

圖文簡介

臨海而立,萬年不倒——神秘的莫赫陡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