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邵永靈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網友提問:世界各國洲際導彈最新排名是怎樣的?
答:
洲際導彈不像戰機,一代一代地不斷向前發展,從大方向上說,冷戰結束之后,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洲際導彈的發展總的來說是停滯了,別看俄羅斯又是亞爾斯又是薩爾馬特,但嚴格地說來與以前的洲際導彈相比在技術上都沒有實質性突破。原因很簡單,冷戰時期洲際導彈幾年一更新靠的是兩個超級大國核軍備競賽的推動,而軍備競賽背后的邏輯是,兩個針鋒相對的對手誰也不能讓對方占據上風。在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雖然繼承了蘇聯的核武庫,到俄羅斯不是蘇聯,美俄關系也不是美蘇關系,故昔日的核軍備競賽對于美俄都失去了吸引力,發展洲際導彈的動力也就消失了至少一大半。
目前,美國的洲際導彈還是冷戰時期研發生產的民兵3。俄羅斯倒是推出了幾款所謂新型洲際導彈,但是也沒有想象的那么新,比如白楊M是白楊的改進型(80年代服役),亞爾斯則是白楊M的多彈頭型號,至于薩爾馬特則又回到了液體燃料的時代。其實,俄羅斯之所以搞新型洲際導彈,根本原因在于蘇聯時代的洲際導彈在21世紀之后進入了大規模退役時期(蘇聯的導彈服役時間比美國短),沒有新型號跟上,核威懾力保證不了。
至于說排名,恐怕還要先確立標準。我認為兩個指標比較重要,一是威力,二是精度。這里要說明一下,威力小并不等于導彈不好,比如公路機動發射,導彈肯定不能大,所以一枚SS-18就相當于10枚白楊M,其實是各有用途吧,排名的問題不可太當真。
No.1:美國MX和平衛士。理由:一是創造并保持了洲際導彈打擊精度的世界記錄——90米;二是可以攜帶12個分導式多彈頭,每個爆炸當量為30萬噸,一枚導彈上的不同分導式彈頭可攻擊的目標的最大縱向距離為1500公里。
No.2:蘇聯SS-18撒旦。理由:一是威力世界第一。如果是單彈頭爆炸當量2000萬噸,如果是分導式多彈頭可以攜帶10個,每個爆炸當量80萬噸。蘇聯一共服役了超過300枚SS-18,說它是蘇聯洲際導彈的半壁江山一點不為過。二是精度也相當不錯,經過改進以后達到500米,這算是蘇聯當時最好,放今天也是相當好。
后面的就不用排了吧?
還要補充幾句。和平衛士已經因為裁軍條約而在20年前就被銷毀了。雖然它很先進,但是全壽命的維持成本太高,冷戰結束后,美國不想保持兩種洲際導彈,和平衛士只服役了50枚,所以只能裁它留下數量多的民兵3。SS-18也因為裁軍的原因剩下了百十來枚,不過因為達到了最高服役年限馬上也要從江湖中消失了。
邵永靈,全軍外宣專家,互聯網輿情引導專家,火箭軍研究院一所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多家電臺電視臺軍事評論員,先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獲軍隊院校育才金獎,被評為全軍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全國婦女創先爭優先進個人,著有《戰爭的句號》,《海洋戰國策》,《美國女兵》,《軍事風云錄》,《導彈與現代戰爭》,《戰爭與大國崛起》。在新浪網開設實名微博(進擊的女武神),悟空問答(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進擊的女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