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蜂王漿、蜂花粉,各種各樣的蜂產品因為味道甜美,一直都是人們喜愛的“好東西”,很多家長也會喜歡買回家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吃。
但身邊總有人說,這些蜂產品“含有激素”,可能會影響孩子發育、導致性早熟。是不是真的呢?還能給孩子吃蜂蜜嗎?
今天我們聊聊蜂產品。
蜂蜜、蜂花粉里有激素嗎? 蜂蜜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糖,占到總量的80%以上,再除去百分之十幾的水,其他成分就微不足道,這里面就包括了蜂花粉。 目前,人們也沒有在蜂蜜和蜂花粉中發現動物性激素。蜂花粉中雖然會有不少植物激素,但植物激素和動物激素差別很大,并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蜂王漿“催熟”?對人根本沒用 相比蜂蜜和蜂花粉,蜂王漿是更多人擔憂的對象。 蜂王漿是蜜蜂供給蜂王和3日齡內幼蟲食用的物質,長時間吃蜂王漿的蜂王成熟期短、壽命長,還有很強的生殖能力。這不禁會讓人聯想,是不是性激素的作用?會使人“催熟”嗎? 其實,這種擔心也是多慮了。 蜂王漿“催熟”蜜蜂的成分并不是性激素,而是一種名叫“Royalactin”的活性蛋白質[1]。而當我們吃蜂王漿的時候,這種蛋白質就會被人體的唾液、胃液給消化掉了,根本無法保持活性,也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那么,蜂王漿到底有沒有性激素呢?有,但含量非常低,根本不足以對人體生理造成影響。 這個量是什么水平呢?它比很多動物性食物中正常存在的激素含量還要低得多。 北京市衛生防疫站曾對市場上銷售的一般動物性食品進行了性激素含量檢測,按這個結果算下來,牛、羊肉中的雌二醇含量是蜂王漿的10~400倍,羊肉中孕酮含量是蜂王漿的500多倍,牛奶的睪酮含量也是蜂王漿睪酮含量的20~150倍[3]。肉蛋奶大家都認為是安全的,又何必擔心蜂王漿呢? 擔心性早熟?控制體重倒是真的 如果真要說飲食因素與孩子性發育之間的關系,那么真正值得警惕的其實是吃得太多導致的肥胖。有研究發現,超重和肥胖可能會影響性早熟 。 蜂蜜不會直接導致性早熟,不過它作為一種添加糖的來源,吃多了也會增加齲齒、超重和肥胖的風險,它和甜食、甜飲料一樣需要控制,不應該讓孩子吃太多蜂蜜。 況且,蜂蜜和蜂王漿的很多所謂“健康功效”也都沒有得到證實,大家也不要迷信。 1歲以內嬰兒不宜吃蜂蜜! 雖然蜂蜜、蜂花粉、蜂王漿并不會導致孩子性早熟,但還是要提醒:一歲以下的嬰兒確實不應該吃蜂蜜,這是因為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在自然環境中廣泛存在,很多食物也可能被它污染。對于1歲以上的孩子和成年人而言,即使吃進含有少量肉毒梭狀桿菌的蜂蜜,腸道原有的菌群也可以抑制肉毒梭狀桿菌的繁殖,就不用擔心會產生毒素。 但1歲以下的嬰兒腸道內的菌群還很脆弱,對毒素的反應也更敏感,如果不小心食用被污染的蜂蜜,就非常容易中毒。所以,如果孩子還未滿1歲,就盡量不要吃蜂蜜了。 ■ Over ■ 蜂蜜雖然好吃,但千萬不要迷信。01
02
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