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這次我們又要公布一個不好的消息了,可能您對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都已經麻木了,有關監管部門你們也都懶得罵了。但是,最近我們發現的這個食品安全問題還是有必要告訴大家的,這次的主角是不是什么什么油、不是什么什么肉、不是什么什么菜。而是盛放這些食物的餐盤

用這種碗吃飯的要注意這幾點,以防攝入甲醛、三聚氰胺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我們在食堂、外面的小餐館經常會用到一些仿瓷餐具,這些餐具很多都是由一種叫密胺的物質做成的,化學名叫三聚氰胺,因為輕巧、美觀、耐低溫、不易碎等性能被用于餐飲業和兒童飲食業。 

用這種碗吃飯的要注意這幾點,以防攝入甲醛、三聚氰胺

相信很多人都用過這種餐具吃飯吧,一般來說正常的密胺餐具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會出什么問題,但是市面上會有一些餐具是劣質密胺或者是看起來很像密胺的脲醛樹脂。

因為這些和食物打交道,所以老爸評測還是比較重視這類東西的安全性的,于是我們從網上購買了8款銷量最多的密胺餐具,隨后送到實驗室進行檢測。

用這種碗吃飯的要注意這幾點,以防攝入甲醛、三聚氰胺

首先通過材質分析發現,上圖中的6號并不是密胺,其它均是密胺,看,說自己是密胺的竟然都不是密胺,這種坑很符合國情啊。

這還沒完,接下來我們還準備檢測其中的2號、5號和6號,進行甲醛和三聚氰胺的特殊遷移測試(指食品容器中特定成分在某些溶液環境下溶出到食物中),參考的是歐盟食品級法規要求,共花費4585.9元。

檢測結果還是恍了一下我的眼睛的:

用這種碗吃飯的要注意這幾點,以防攝入甲醛、三聚氰胺

好家伙,6號號稱自己是密胺的結果自己是脲醛樹脂的甲醛單體遷移量竟超標8.4倍,而另外兩款密胺餐具三聚氰胺單體遷移量超標也挺多的,三聚氰胺具有一定低毒性,但超標這么多也是很嚴重的,甲醛就更不用說,毒性很高。

這里再插播一條小內幕,像售賣6號產品那樣的黑心商家一般是在脲醛基材上噴涂密胺粉末,使餐具表面能達到一定仿瓷效果,所以6號才會甲醛超標很多,而三聚氰胺超標的要遠低于另外兩款。

大家要永遠明白一個真理,假東西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便宜,像街頭那些麻辣燙用的碗用假密胺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食材就有可能不新鮮,還可能使用了地溝油,現在連碗都不安全,以后還是少吃或者不吃吧。

用這種碗吃飯的要注意這幾點,以防攝入甲醛、三聚氰胺

除了假密胺,市面上還會有一些劣質密胺,餐具在壓制成型的過程中,如果壓制溫度或固化溫度時間不足,則甲醛和三聚氰胺會殘留在餐具中,也就會導致最終釋放到食品中。

同時即使是普通的密胺,如果使用不當,比如在強酸及強堿環境中也會和脲醛樹脂一樣,會持續釋放游離的三聚氰胺和甲醛。

前面說了很多恐怖的,那么大家該如何面對呢?

  1. 首先當然是不要貪圖便宜啦,買密胺碗還是買質量好點的,質感越接近瓷的越好,主要表現為表面像陶瓷般光滑反光,手感也偏沉,質感像塑料的還是不要考慮了。

  2. 密胺餐具盛放食物時間不能太長,尤其熱的或者酸性食物。

  3. 圖案很多的不要選用,雖然很多媽媽喜歡給寶寶買卡通可愛的,這種可能會發生重金屬超標問題。


用這種碗吃飯的要注意這幾點,以防攝入甲醛、三聚氰胺

圖文簡介

我們在食堂、外面的小餐館經常會用到一些仿瓷餐具,這些餐具很多都是由一種叫密胺的物質做成的,化學名叫三聚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