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到了這條新聞,但是別擔心:“情況都在控制之中,不必恐慌?!?/p>
所以即使是關心自己的家人朋友,也不要散播謠言和恐慌信息,全面了解和正確防治才是面對鼠疫的正確姿勢。
先來了解一下,鼠疫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傳染病。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嚙齒動物之間流行,偶爾能引起人間流行。在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中,鼠疫位居甲類傳染病之首,被稱為“1號”病。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傳染性強、傳播迅速。特別是敗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療,病死率為30%-100%,且可通過空氣傳染,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經呼吸道吸入感染。
鼠疫潛伏期較短,一般為1-6天,但個別病例可達8-9天。

人類歷史上有過三次大規模鼠疫爆發,造成的死亡總人數接近1.7億人,每一次用“伏尸百萬,流血千里”來形容都不為過。
鼠疫的根本源頭在鼠類,鼠類在動物分類學上稱嚙齒目,能感染和傳播鼠疫的嚙齒目動物,全世界有186種,我國有40多種。
野鼠是鼠疫桿菌的基礎儲存庫和起始傳染源。鼠類對鼠疫菌的感受性和耐忍性不同,可分為主要儲存宿主和次要儲存宿主。主要儲存宿主能耐受而長期保存鼠疫菌,形成自然疫源地,其中最主要的是旱獺屬(Marmota)和黃鼠屬(Spermophilus)。
(自從有了表情包,旱獺變得可愛了?)


(截圖自江蘇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看完都會知道野生土撥鼠真的是可怕的存在,一定要遠離!遠離!遠離!
但網絡上我們還是能看到很多和野生土撥鼠親近的視頻和照片,真的很想提醒這些人,這些都是危險行為,不要做!
(危險動作 切勿模仿)


對于生活在疫源地及毗鄰地區的群眾來說,預防鼠疫要做好這幾點工作:
今日話題
鼠疫無需恐慌,
但仍要提高警惕!
【本文內容來源微信公眾平臺食研所(shiyansuo-cma),食研所專注于食物科普,生活常識以及餐飲文化的挖掘與普及,歡迎加入我們一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