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西北大學教授詹姆斯·弗雷澤·斯托達特
在科技變革和創新的大背景下,對于人才培養應該有著怎樣的思考?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西北大學教授詹姆斯·弗雷澤·斯托達特在9月17日舉辦的中國科技峰會——科普高峰論壇上表示,要想在學術上有所成就,就要勇于提問、勇于探索,同時做好準備打破規則。
以下為詹姆斯·弗雷澤·斯托達特演講全文:
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會議,同時也給我這個機會來給大家做報告,我非常榮幸。
今天我講的是通過創新做到研究卓越,當然是要做自己的事情。首先介紹一下自己的背景,我來自一個非常小的國家,并不像在座的各位來自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有這樣13億人口。我來自蘇格蘭,人口只有550萬,我是1942年出生的,在這個農場上面長大。這是從我的臥室看過去的情況,這是我父親當時養的一條狗,這是我的父母親,他們是非常支持我的,當我上學的時候給了我很多的支持,那個時候的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電。可以看到我是家庭唯一的孩子,他們是非常支持我上學,同時犧牲了自己的很多時間,我非常喜歡自由奔跑,喜歡玩耍,我也會發明游戲等等。
我高中的學校是在愛丁堡,左邊這張圖可以看我是黑頭發的年輕人,那所學校的教師非常好,可以看到這家學校有很好的教學傳統。那個時候是非常側重體育,同時我們也總是組織軍訓,我學拉丁語、法語、英語一些語言,歷史、地理,當然還有化學、哲學。在我高中快要結束的時候,我那個時候差不多18歲去了愛丁堡大學上學,一直學完得到學士學位。
這里講正題,什么叫卓越的定義?卓越可以被定義為一種狀態或者一種質量,它是非常卓越的、優秀的,同時它是杰出的。還有另外一種定義,可以是一種行為、行動或者是特征,它是非常的優秀,超過其他人的。他是由研發后面結果的幅度來進行定義的,這講的要么是一種發明,要么是一種創造或者是一種科學性以及技術性。
這里我簡化一下,把情況來告訴大家一下。我把它叫做關于研發的雙重特點,一個叫做增量研究,我們可以看到首先是有概念性的框架。第二個叫做轉化性的研究,講的是關于長期的挑戰,這是基于長遠的挑戰來做的,同時包括假設和理論也包括實踐,這非常重要。比如,我們可以看到漸進式或者增量性的研究,變革性的研究講的是革命性的,這是我的學術生涯的前半部分,早期在我獲得了博士學位之后主要是做漸進式的研發。
這里來給大家解釋一下,我的博士研究,主要是做化學反應的研究。這是來自蘇丹關于多糖方面的研究。我這里要講的要點,后來我沒有最終再干下去。
當我離開愛丁堡時,去了加拿大,當時是1962年,它說你不管去了什么地方去做什么工作,你首先要找到一個大的問題,那個時候我并不太懂他講的大問題是什么,后來我跨過了大西洋去到了加拿大,后來在加拿大加入了皇后大學當中的研究團隊。我是站在背后,站在主要的領導者的右邊。我去后就到了圖書館,加入了美國化學協會。圖上所顯示的是一名重要的科學家,后來在生涯的晚期在杜邦科學實驗室工作,他發表了一篇論文,這里可以看到差不多由不同的化學元素所構成一系列一連串的物質,可以做到像鉀一樣的結果。
這是一個論文,這是美國的化學學會所發布的文章,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看到產量是非常高的。通過獲得的組合可能會產生出很多的材料,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是來自洛杉磯大學,后來這兩位也成為非常著名的超級化學家。
剛才我已經講過,一開始我在英國的一所大學做研究,那段時間非常有意思,我做了一些工作。這些是化學的結構,當中可以看到有一些炭精的化學物結構,它可以產生像銨一樣的物質。這是我兩個女兒在海灘上面的情況,這是在愛丁堡拍的,這是她們在沙灘上面用沙來進行建造城堡。你們可以看到這張照片,她們站在我做的像鉀的化學結構圖案上面,另外可以看到是像碳化氫的結構。
1979年我在化學雜志上發表了我的論文,這里有兩點想講一下,這是1975年諾獎化學獎的獲獎者。他說化學在所有的自然科學當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僅僅講的是關于來自大自然的材料,同時非常有意思的把來自大自然的材料進行合成產生更多的物質。因為化學是非常有意思,還有建模都是非常的有意思。化學家合成的工作在他的成就或者結果要比其他的一些行業人士所獲得的結果來的更加的重要,很多人都把自己叫做化學家。
我們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比如說,碳水化合物的研究,后來在1975年碰到了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他對我的研究是非常支持,邀請我在1978年去美國洛杉磯大學待上三個月,同時他也安排了英國的一家科學機構給我支持,通過他們提供的支持,我們獲得了很好的成果。
我們進入了更深層次的研究,這是一段非常好的三年期的經歷,也鍛煉了我的一些管理技能,不光是研究能力。我想回到我一開始的幻燈片,增量研究是漸進、演進式的,化學的研究是革命性的。在ICI我主要進行的是增量型漸進式的研究。我現在想給大家講一下,因為沒有時間講太多東西,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一段音樂和視頻,我想大家應該喜歡。
非常簡單的講一下分子的研究情況,馬上放一段視頻,我們先看一下圖表。這里看了一下分子的識別,我們界定了一些圖表,還運用了一些分子識別的技術,然后進行合成。而且我們在分析機械設計與合成領域做出了貢獻,我們也是用一些熱能、電能,比如說從1到4進行數值的控制,叫Roys控制,大家可以看一下。
(視頻)
其中的中國男孩還在現場,請站起來,非常有才華的一位年輕人。兩種研究的不同之處在哪里?就是在于它給你的自由度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你選擇話題的程度不一樣,我這里邊引用了一下赫爾莫特·施瓦斯(音)的話,他說介紹性的研究給年輕人有機會來進行探索新的領域,而且掌握未來年輕人的熱情是最可靠的資產。信任別人的原則不是說信任一個監控系統,而是說要信任人本人,信任人,而非系統,這一條已經經過了實踐檢驗。施瓦斯(音)是《論無用知識》的作者,同時我們知道一個大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復制而是為了擴大,不是為了簡化而是為了理解,不是為了反應和服務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而是能夠通過一種探索和創造于不同與地球的其他世界上的內容,從而來豐富我們地球世界。
什么是創意?這里面有核心的信息。有創意的人不是為了做工作去掙錢,而是要抓住機會做喜歡的事。在很多方面能夠結合很多的內容來實現很多新的想法,首先是好玩,其次是嚴肅的。在競爭的環境當中,我們還要找到娛樂喜歡的一面,以及偉大的信息中心和商業中心總是像磁鐵一樣吸引著那些雄心勃勃的人。他們想在文化留下自己的一些印跡,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創造力很少,是某個時刻的產物。應該說,創意更多的時候是一生的結果,就像我們在視頻里所看到的,我們進行的研究產生了轉化性的效果,它不是一夜之間產生的,需要很多年的努力。有創造力的人通常被迫發明他一生都要從事的工作,而有創造的人沒有職業,他們創造職業。所以如果你要去一所大學的話要注重招募,招聘和職業,國際上的招募和職業機會應當是處于學術領導人的議程首要地位。
第二是資助機構。尤其是年輕人對人們的慷慨資助,有非常新的想法,他們是資助的考慮標準,越能冒險越能帶來極大的回報,尤其是涉及到真正突破性的創新,之前我們的教授也有談到過。我95%的論文都是嚴肅的研究,并且反映了我們的興趣。
可以看一下對于一個廣泛的角度來說,科學進步是來自自由知識分子的自由研究產生出來的,他們從事于他們自我選擇的科目、學科,而且根據社會大學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教授,可以說在他的職業生涯當中會與四個其他的得主有所接觸或者受過影響。所以環境非常的重要,環境是會傳染的。
這里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學術的大師,還有是1926年獲得的諾獎,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我們應該注意科學的多樣性,交流和融合以及要有開明的領導,還有必須具備組織上的靈活度,以及對于不斷變化的當前世界進行響應,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能夠做好準備打破規則,我如果沒有打破規則今天不可能站在這里。我們的團隊和6個大學有關,一家公司,兩家初創公司,4個國家有關,中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50年不同的國家合作研究的歷史,涉及到很多的人員,比如說500個研究生和博士后等等。我要強調科學是全球性的,沒有國界。在中國因為我的團隊也有25%到30%是來自中國的人們,可以說我們有15個是博士生,24個博士后,10個訪問學者和5個實習生,7個來自行業,25個來自學術機構。如果我們看一下這幅地圖的話能看到,有很多中國的,有些人來自美國。
最后,做你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是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我引用的當中的一句話,要實現一種有意義的事情,科學家要知道喜歡什么,做什么,最終得到什么。有了這樣的目標意味著你就能進行有意識的決策,并且能夠鼓起足夠的勇氣,來實現對于當今科學有影響的目標。這也是我的老師曾經告訴我的一些道理真言。因為沒有人之前可能提供滿意的科學答案,所以才需要我們去探求。
這里是2009年諾獎化學獎得主,這是有一句話我給引在這里,沒有人整天做一些繁瑣的日常的事情,就是為了獲得非常快的能夠發表成果。而是說,他們能用新的方法來推進解決新的問題,那些最有名的科學家,他甚至在研討會上經常會問一些大家覺得習以為常小的事情。無知并不可怕,我們應該勇于去問問題,勇于去探索,勇于去尋找答案。
最后,如果我還有一點時間講的話,我們要如何能夠追求一個成功的學術?我們要把教學生放在科研前面,要把學生放在自己前面。要讓學生成為研究的所有人,要支持學生跟他們同甘共苦,并且還要關注那些未受關注的領域,并且還要在研究當中關注研究的進展、科研的前沿。并且我們要能夠看到發現意義所在,而且能夠對研究進行管理。我們要能夠充分的利用最佳的實踐體現在我們的寫作當中,我們應該在演示當中、說話當中樹立非常高的標準,不管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表達。我們應該勇如駿馬不回頭,像蜜蜂一樣孜孜以求。鄧肯·霍爾丹之前也提到了專注的重要性,一旦有這樣的態度你就能扎下心來埋頭苦干,能夠向整個科學界發出好的信息。
總的來說,要敬人如己,要尊重那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他進行尊重,尊重別人像尊重自己一樣。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地球村里面,要尊重每個人,要支持你身邊的人,要把壞的事情變成好的事情。因為成功的秘密需要這樣一個尊重精神。
我最后一頁幻燈片,根據巴菲特的觀點,怎么樣就能酷了?酷一點要說謝謝!錯的時候要道歉。準時到場,要對陌生人友好,并且要仔細地聆聽不受打斷,而且要承認你是錯的。追求你的夢想,要成為一個導師要不斷地學習并且給別人做出建議。非常榮幸今天能夠在此發言。謝謝大家!
(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