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知道上周末已經有不少人過了萬圣節,那自然少不了南瓜燈。然而你們知道南瓜長啥樣么?
南瓜還能不知道?這些年豈不白活了……
你們發現沒,為了便于雕刻和裝飾,萬圣節南瓜幾乎都是這種巨大無比的size,比平時吃的南瓜都要大。
那么萬圣節南瓜為啥這么大呢?
因為萬圣節南瓜其實都不是南瓜,它們幾乎都是……北瓜!
天了嚕,感覺三觀都被刷新了,知道冬瓜西瓜南瓜,還是頭一次聽說北瓜。你確定沒在逗我?
老君一查發現,在中國高等植物數據庫全庫中,真有“北瓜”這個名字。
然而,讓老君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北瓜”又是南瓜的一種……北瓜和南瓜同屬于南瓜屬植物,長相非常相似。然而更逗的是,南瓜屬還有一種西葫蘆的植物,這三兄弟混在一塊的時候真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別亂,老君給你捋一捋。
首先,這三兄弟都屬于廣義的南瓜。
廣義的南瓜,是指葫蘆科南瓜屬的植物,它有三個常見的栽培種:分別是中國南瓜、美洲南瓜和印度南瓜。
中國南瓜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狹義上的南瓜,美洲南瓜就是西葫蘆,而印度南瓜就是北瓜。
南瓜三兄弟的果實形狀多變,想從外觀區分它們有個簡單的辦法,看果柄和果實頂端的花被痕跡,也就是通常說的“臍”。
南瓜果柄五棱膨大、果蒂呈喇叭狀、臍內凹;西葫蘆果柄明顯五棱、臍外鼓;北瓜果柄呈圓柱狀、臍是一個小點。
尤其北瓜和南瓜非常相似,主要的區別在果實上:南瓜瓜柄有明顯的五楞,而北瓜的是圓的,在瓜柄和瓜連接的地方,南瓜會腫脹成帽,而北瓜則干干凈凈。
而我們看到的南瓜中的巨無霸,其實大部分都是“北瓜”。
“北瓜”屬于半野生植物,由于它的產量低,加之沒有西瓜的甜美、冬瓜的清香以及其他南瓜屬的高產量,因此,人們不太認識它。
“北瓜”起源于南美洲的玻利維亞、智利及阿根廷等國,已播種到世界各地,中國的筍瓜可能由印度引入,所以又被叫做“印度南瓜”。
如果你不知道北瓜,那你一定知道國外經常舉辦的“種南瓜大賽”,我們經常會看到網上報道某某農場主種出了×××公斤巨型南瓜,刷新世界記錄。
能長那么大的“南瓜”其實是“北瓜”,因為只有它才有長到那么大的天賦,這點從它的學名“Cucurbita maxima”(maxima原意是極點,最大量)就能看出來。
而所謂的“萬圣節超大南瓜”,大多數也是“北瓜”——這貨雖然有與南瓜類似的外形,但是能長到這么驚人的體積,讓老君懷疑這是為萬圣節量身定做的吧……
不過話說回來,長成這么大的“北瓜”已經沒有吃的價值,瓜皮和瓜肉已經開始纖維化,不然怎么能撐得住那么大的身板?所以這么巨型的瓜,只能成為人類培育的玩物了。
最后,來一波應景的南瓜節日圖~
Happy Halloween!
本文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程須珍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