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任何動物在生理狀態(tài)下   血壓的高低首先得滿足腦部供血。   (大腦是絕大部分動物最重要的器官)   大腦越大、腦部血管越多、   血容量越大,   所需的腦灌注壓就越高。   以長頸鹿為例(與人類對比)   成年長頸鹿心臟位置距頭部2.5-3米,而人類心臟到頭部的距離不足0.5米   人體動脈收縮壓約120mmHg,   滿足了大腦的血液灌注。   而長頸鹿為了滿足大腦的血供,   動脈收縮壓約300mmHg   是實實在在的“高”血壓。   這也造就了長頸鹿   一顆非常強大的心臟:   長60厘米、重11公斤=人類心臟x30   同時,這么巨大的心臟所要求的心率也更快:   長頸鹿心率為150次/分   當(dāng)長頸鹿低頭時,血壓會沖爆它的腦血管么?   我們知道人類倒立時   會覺得輕微痛苦,   且頭和面部會非常漲,   臉也會變紅,   這正是大腦充血造成的。   站立時:我們把大腦想象成一個罐子,里面充滿了水,連接著兩個管子,就是我們的動脈和靜脈。一個管子從下向上供水(動脈),一個罐子從上向下排水(靜脈),壓力一定的情況下罐子里的水量保持不變。   倒立時:供水變成從上向下,不需要克服重力,變得更輕松,排水時需要克服重力作用,此時罐子里的水會逐漸變多,這就意味著我們倒立時大腦要比直立時容納更多的血液。   因此,當(dāng)人倒立時   處在下腔靜脈的血液會大量流回心臟,   一部分血液會倒灌入上腔靜脈,   增加上腔靜脈壓力,   同時增加頸靜脈壓力,造成腦部靜脈壓力更高。   腦部的血更難流回心臟,所以出現(xiàn)頭漲和臉紅的情況。   而長頸鹿低頭喝水時   相當(dāng)于將頭從5米左右的高度放到地面,   由于頭部處于心臟水平以下,   因此造成的血壓要比人類大很多倍,   理論上長頸鹿的腦血管   會因過高的壓力而被沖破   造成出血(我們常說的腦出血)。   但長頸鹿并未因腦溢血而滅絕   這又是為什么呢?   長頸鹿靜脈中的瓣膜/閥門   正是因為長頸鹿的頸靜脈有7個閥門,   能夠通過感受器控制長頸鹿的頸靜脈流量。   長頸鹿低頭時,   為了防止下腔靜脈的血流倒灌入頸靜脈,   頸靜脈的閥門會關(guān)閉,   但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頸靜脈的壓力升高。   所以長頸鹿低頭喝水時也許會和人類倒立時的感受相同。   但頸靜脈的閥門,   卻防止了長頸鹿的腦血管被壓爆。   那長頸鹿突然站起來時會因腦缺血而暈厥嗎?   我們知道當(dāng)人長時間保持蹲姿   突然站起來時會有頭暈的感覺,   甚至出現(xiàn)暈厥。   而長頸鹿有如此長的頸部,   即使心臟強大也無法及時完成腦部供血。   暈厥機制   長時間的蹲姿,人體靜脈的血液會聚集在下肢靜脈,突然站起后,聚集在下肢的血壓無法瞬間流回心臟,造成心臟血流量不足。心臟無法泵出足夠的血流,造成短暫的低血壓,這樣的低血壓會引起暫時的腦缺血,引起頭暈,嚴(yán)重時甚至引起暈厥。   長頸鹿皮膚對血液的防回流作用類似于殲擊機飛行員的抗荷服   而事實上除了強大的心臟,   長頸鹿還有更厚更緊的皮膚。   人類的皮膚軟而有彈性,   血液供應(yīng)豐富,   蹲下時下肢會由于回流不暢,   聚集過多的血液。   但長頸鹿蹲下時不會有過多的血液聚集在下肢   減少了血液分流,   因此即使它脖子長、血壓高   也沒有人類這般嬌貴。   本文由中國動物學(xué)會研究員,教授黃乘明進(jìn)行科學(xué)性把關(guān)

長頸鹿血壓高得爆表,咋就沒得腦溢血?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