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午,在在廣州廣船國際有限公司,舉行了中國海軍新型綜合補給艦的入列命名授旗儀式,海軍司令員沈金龍出席儀式并致辭。
此次入列的新型補給艦,就是近段時間以來被網友和軍迷熱切的稱之為,“補齊中國航母編隊最后一塊短板的901型綜合補給艦”。新型綜合補給艦被命名為“呼倫湖”舷號965。“呼倫湖”艦已經是中國第五代補給艦,滿載排水量近5萬噸,最高航速達25節。與之前的四代補給艦相比,“呼倫湖”艦是中國自主研制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型綜合補給艦。在海上補給裝置研制、大型補給艦總體設計建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取得了新的突破。
艦從下水到海試,再到如今的服役,“呼倫湖”再次讓世界驚詫于中國速度。同時,也讓世界明白中國綜合補給艦設計建確實已造躋身于世界一流。因為中國在綜合補給艦方面已經遠遠的殲很多國家拋在了后面,這些國家中就包括曾經盛極一時的俄羅斯,如今俄羅斯最新建造的補給艦滿載排水量不過9000余噸。
不過我們需要清醒的認識到,中國綜合補給艦與但美國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美國排水量達到51000噸的“薩克拉門托”級已經退役,服役數十年的“供應”級補給艦與“呼倫湖”艦的綜合能力不相上下。當然,除了設計建造能力之外,美國在補給艦的數量上也遠遠領先于中國。除了“供應”級之外,還有包括“威奇塔”,以及大量的“干貨彈藥”補給艦、“油水”綜合補給船。
當然,我們也無需妄自菲薄。因為,發展任何的武器裝備都得有作戰需求或者戰略需求,目前中國只有一艘航母“遼寧艦”,第二艘航母剛剛下水,所以此時大規模發展大型綜合補給艦是一種資源浪費。比如美國,有10艘“尼米茲”航母和1艘“福特”級航母
,還有10多艘兩棲攻擊艦,加上為組成編隊的大量艦艇,所以對于快速戰斗支援艦和其他各種補給艦的需求量很大。今后,如果中國的航母和兩棲攻擊艦數量增加了,大型綜合補給艦的數量也會同樣增加。
尤其是目前中國大力推行“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的國家海外利益不斷拓展,華人、華僑在世界的數量不斷增加后。怎樣維護中國的海外利益,特別是中資企業利益,華人、華僑利益這對于我們來說是個全新的課題。比如,2011年的利比亞撤僑行動中,中國海軍派遣“徐州”號護衛艦進行胡煌,當時3.6萬撤離的華人華激動的熱淚盈眶。我們保護了很多華人華僑的生命安全,但是他們的財產和很多中資企業的財產卻遭到了嚴重損失。如果,我們有一支強大的航母編隊部署在附近,那么這些動蕩的國家絕對不敢對中國民眾的財產進行破壞,我們也不會蒙受那么大損失。不過,中國海軍的航母編隊想要進行遠洋部署,就必須依靠“呼倫湖”艦這樣的大型綜合補給艦,否則無法長時間的進行部署。
“呼倫湖”艦服役了,為海軍艦艇走向深藍奠定了更加堅實的裝備基礎,標志著海軍遠洋保障能力躍上新臺階,對于完善海軍裝備體系結構、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海軍、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具有重要意義。